藥性:味辛、甘,性溫。歸心、肺、膀胱經。
功用:
1.助陽解表,用于風寒表證。治風寒無論表實表虛證均宜。治傷寒表實證,與麻黃同用;治風寒表虛證,與芍藥同用,也可用于內傷雜病營衛不和的自汗、盜汗。
2.溫通經脈,用于風寒濕痹,血滯有寒的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癥瘕。
3.通陽利水,用于陽虛氣化不利的痰飲,水腫,能通陽化氣行水。
4.溫通胸陽,用于胸痹,陽虛心悸。
5.溫中散寒:用于中焦虛寒性里急腹痛。
使用注意
1.溫熱病及陰虛陽盛者忌用。2.易傷血動血,血證及有出血傾向者慎用。3.孕婦及月經過多者慎用。
[麻黃與桂枝的功用比較]
相同點:均為辛溫解表藥,相須配用則發汗力更強,用于風寒表實證。
不同點:麻黃辛苦溫,發汗力強,桂枝辛甘溫發汗力弱。麻黃多用于風寒表實無汗之證,桂枝既可用于風寒表實證,也可用于風寒表虛證。
麻黃主入肺經,兼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腫;而桂枝辛甘溫,入心、脾、膀胱經,入血分,故兼有溫陽化氣,溫通胸陽,溫經作用,用于經寒血滯諸證及陽虛水腫,痰飲眩暈心悸,虛寒腹痛。
考點:關注本藥的五大功用。重點關注其解表特點及與麻黃的比較。關注使用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