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上肢骨的連結(joints of free upper limb)
肩關節(shoulder joint)組成:由肩胛骨關節盂和肱骨頭構成。
特點:①肱骨頭大,有半球形的關節面;關節盂小而淺,雖然有纖維軟骨構成的盂唇附于其周緣,使之略微加深,但它仍只與1/4~1/3的肱骨頭關節面相接觸。因此肩關節可作較大幅度的運動。②肩關節囊薄而松弛,囊內有肱二頭肌長頭腱通過。③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肌腱纖維加強。關節囊的前下部沒有肌腱加強而較薄弱,因此,臨床見到的肩關節脫位,以前下方脫位為多見,此時肱骨頭移至喙突的下方。關節囊的上方有喙肩韌帶架在肩峰與喙突之間,有從上方保護肩關節的作用。
運動:肩關節為人體運動最靈活的關節。
它可繞額狀軸作屈和伸運動;繞矢狀軸作外展和內收運動;繞垂直軸作旋內和旋外運動;此外還可作環轉運動。
肘關節(elbow joint)組成:由肱骨下端和橈、尺骨上端構成,包括下列3個關節:肱尺關節(humeroulnar joint)由肱骨滑車與尺骨滑車切跡構成。
肱橈關節(humeroradiol joint)由肱骨小頭與橈骨上端關節凹構成。
橈尺近側關節(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由橈骨上端環狀關節面和尺骨的橈切跡構成。
特點:①3個關節包在一個共同的關節囊內,有一個共同的關節腔。②關節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但其兩側的纖維層增厚。③關節囊纖維層的環行纖維,于橈骨頭處較發達,形成一個堅韌的橈骨環狀韌帶,包繞橈骨頭的環狀關節面,兩端分別連于尺骨的橈切跡前、后緣。
尺骨鷹嘴和肱骨內、外上髁是肘部三個重要的骨性標志。正常狀態下當肘關節伸直時,上述三點連成一條直線;當肘關節前屈至90°時,三點連成一等腰三角形,稱肘后三角。在肘關節后脫位時,上述三點的位置關系即發生改變,而當肱骨髁上骨折時,則三點的關系不變.運動:在冠狀軸上作屈伸運動;橈尺近側關節在垂直軸上作旋前、旋后運動。
手關節(joints of hand)包括橈腕關節(或稱腕關節)、腕骨間關節、腕掌關節、掌骨間關節、掌指關節和指骨間關節。
組成:由橈骨下面和尺骨下方的關節盤作成關節窩,與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側面組成的關節頭共同構成。
特點:關節囊松弛,四周都有韌帶加強。
運動:橈腕關節可作屈、伸、收、展和環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