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ribs)由肋骨與助軟骨組成,共12對。第l~7對肋前端與胸骨連接,稱真肋。第8~10對肋前端借助軟骨與上位肋軟骨連接,形成防弓,稱假助。第11~12對助前端游離于腹壁肌層中,稱浮助。
1.肋骨屬扁骨,分為體和前、后兩端。后端膨大,稱助頭,有關節面與胸推肋凹相關節。外側稍細,稱肋頸。頸外側的粗糙突起,稱肋結節,有關節面與相應胸椎的橫突肋凹相關節。肋體長而扁,分內、外兩面和上、下兩緣。內面近下線處有肋溝,有肋間神經、血管經過。體的后份急轉處稱肋角。前端稍寬,與肋軟骨相接。第1肋骨扁寬而短,分上、下面和內、外線,無肋角和肋溝。內線前份有前敘角肌結節,為前斜角肌膽附著處。其前、后方分別有鎖骨下靜脈和鎖骨下動脈經過的壓跡(溝)。第2肋骨為過度型。第11、12肋骨無肋結節、肋頸及肋角。
2.軟肋骨位于各肋骨的前端,由透明軟骨構成,終生不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