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外科主治醫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二)(3)
時間:2012-12-20 10:25
來源:外科主治醫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次
21. 12歲男孩,患右側腹股溝斜疝3年。最恰當的手術方式為
A 單純疝囊高位結扎術
B 巴西尼(Bassin法疝修補術
C 佛格遜(Ferguso法疝修補術
D 麥克凡(McVa法疝修補術
E 疝成形術
答案:C
對于腹股溝管后壁尚未健全的兒童,只需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腹橫腱膜弓在精索淺面縫合至腹股溝韌帶上,目的是消滅上述二者間的空隙薄弱區。
22. 老年多發性腹股溝斜疝,最好的手術方法是
A 單純疝囊高位結扎術
B 巴西尼(Bassin法
C 佛格遜(Ferguso法
D 麥克凡(Mc Va法
E 內環修補法
答案:D
老年復發性腹股溝斜疝,應采用麥克凡(Mc Vay)法將腹內斜肌下緣和腹橫腱膜弓縫合于恥骨梳韌帶上,以達到加強腹股溝管后壁的目的。
23. 直腸與腹膜的關系,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 直腸為腹腔外腸道
B 直腸上1/3被腹膜覆蓋
C 直腸中1/3前面有腹膜
D 直腸下1/3兩側有腹膜覆蓋
E 以上均不正確
答案:C
直腸為腹腔內外各半腸道,直腸上1/3前面和兩側面有腹膜覆蓋,中1/3前面有腹膜,下1/3全部位于腹膜外。
24. 直腸、肛管的動脈供應包括
A 直腸上動脈
B 直腸下動脈
C 肛管動脈
D 骶中動脈
E 以上都是
答案:E
直腸、肛管的動脈供應血管主要包括以上四支。
25. 直腸下1/3銳器插入傷處理原則
A 沖洗創口,清創縫合
B 清創縫合創口,直腸周圍間隙引流
C 不縫合創口,只行直腸周圍間隙引流
D 剖腹行乙狀結腸造口,沖洗下端腸腔,修補損傷
E 剖腹行乙狀結腸造口,沖洗下端腸腔,修補損傷,引流直腸周圍間隙
答案:E
直腸下1/3損傷,主要引流直腸周圍感染,因直腸周圍間隙大,加之厭氧菌混合感染和腸內糞便不斷污染,可引起廣泛壞死及嚴重的毒血癥和敗血癥,因此應行腸管改道,直腸周圍引流。
26. 最常見的肛管直腸周圍膿腫是
A 肛周膿腫
B 坐骨直腸窩膿腫
C 骨盆直腸膿腫
D 直腸后窩膿腫
E 高位肌間膿腫
答案:A
肛周膿腫(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是最常見的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
27. 有關甲狀腺結節的敘述中,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A 單發結節以甲狀腺腺瘤多見
B 甲狀腺掃描熱結節可以除外甲狀腺癌
C 甲狀腺囊腫可以是冷結節
D 多發結節一定不是甲狀腺癌
E 甲狀腺瘤可以表現為溫結節、冷結節或涼結節
答案:D
一般來說,甲狀腺多個結節多為良性病變,但臨床發現少數多發結節為惡性。
28. 甲狀腺腺葉切除術后發生嗆咳,說明
A 喉返神經損傷
B 喉上神經內支損傷
C 喉上神經外支損傷
D 甲狀腺危象先兆
E 甲狀腺功能低下
答案:B
喉上神經內支為感覺支,分布于喉的黏膜上,損傷后引起嗆咳。
29. 甲亢病人在甲狀腺大部切除術后出現呼吸困難最常見的原因
A 雙側喉上神經外側支損傷
B 一側喉返神經損傷
C 甲狀腺功能低下致頸前黏液性水腫
D 甲狀腺危象
E 傷口內出血或喉頭水腫
答案:E
甲亢術后呼吸困難的常見原因包括傷口內出血、喉頭水腫,另外雙側喉返神經后支損傷引起兩側聲帶內收,嚴重呼吸困難。
30. 男性,32歲,腹部撞擊傷后3小時腹痛。查血壓10/6kPa,心率102/min,血紅蛋白 110g/L。目前最恰當的診斷措施為
A X線腹部立位平片
B 腹部B超
C 診斷性腹腔穿刺
D 選擇性動脈造影
E 查血淀粉酶
答案:C
病人考慮為實質性臟器破裂出血,目前處于休克,腹腔穿刺簡單易行,對病人影響小,如抽出不凝血,則診斷明確,故應首選。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