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核的病理特點是外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資料,衛生資格考試吧整理外科主治醫師考試外科手術復習資料供大家參考復習:
1.病理型腎結核
結核桿菌經血行播散進入雙腎皮質層腎小球血管叢中,形成多發性微小結核病灶。如患者免疫狀況良好,這種早期微小結核病變可以全部自行愈合,臨床上常無癥狀,稱為病理性腎結核。但可以從尿中查到結核桿菌。
2.臨床型腎結核
病理型腎結核如未能自愈,結核桿菌經腎小球濾過到腎小管,在腎髓質腎小管袢處停留,由于該處血流緩慢、血循環差,易發展為髓質結核。繼而經腎小管、淋巴管或直接蔓延至腎乳頭,穿破腎乳頭到腎盞、腎盂,形成結核性腎盂炎。還可繼續向下發展到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而出現臨床癥狀,稱為臨床型腎結核,絕大多數為單側病變。
3.腎結核的病理變化
腎結核的早期病變主要是腎皮質內多發性結核結節,由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和上皮樣細胞形成結核性肉芽組織,中央為干酪樣壞死組織,邊緣為纖維組織增生。如病灶逐漸浸潤擴大,幾個小病灶相互融合,中心壞死,形成干酪樣膿腫或空洞。結核鈣化也為常見的病理改變,可為散在的鈣化斑塊,也可為彌漫的全腎鈣化。腎內充滿干酪樣、鈣化物質,甚至形成腎積膿,全腎破壞。腎盂輸尿管交界處結核結節和潰瘍、纖維化導致狹窄、腎積水加快腎功能破壞。
4.腎自截
輸尿管結核結節、潰瘍及纖維化,管腔狹窄或閉塞,含結核菌的尿液不能進入膀胱,膀胱內結核病變反見好轉或愈合,臨床癥狀消失,尿液檢查趨于正常,但患腎功能喪失,甚至全腎鈣化,稱為腎自截。但患腎病灶內仍存有結核桿菌。
5.膀胱攣縮
膀胱結核結節、潰瘍深達肌層,病變愈合使膀胱壁廣泛纖維化和瘢痕收縮,膀胱失去伸張能力,膀胱容量顯著縮小,稱為攣縮膀胱。膀胱結核病變或攣縮膀胱使對側輸尿管口狹窄或關閉不全,膀胱內壓升高,導致腎盂尿液梗阻或膀胱內尿液反流,引起對側腎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