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人類行為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行為主體
B.行為客體
C.行為動機
D.行為手段
E.行為結果
【答案】C【題型】 A1A2型題
【解析】人的行為由五個基本要素構成,即行為主體、行為客體、行為環境、行為手段和行為結果。
22.不屬于醫院感染的情況是
A.本次感染直接與上次住院有關
B.由于診療措施激活的潛在性感染
C.新生兒在分娩過程中和產后獲得的感染
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醫院內急性發作
E.在原有感染基礎上出現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答案】D【題型】 A1A2型題
【解析】答案A、B、C、E屬于醫院感染。不屬于醫院感染的情況還有:1.皮膚黏膜開放性傷口只有細菌定植而無炎癥表現。2.由于創傷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產生的炎癥表現。3.新生兒經胎盤獲得(出生后48小時內發病)的感染,如單純皰疹、弓形體病、水痘等。??
23.關于人體內正常菌群的敘述,錯誤的是
A.菌群失調可導致感染
B.正常菌群大部分是厭氧菌
C.腸道內的正常菌群可合成葉酸、維生素B2及維生素K
D.皮膚上的正常菌群能形成自然菌膜,是一種特異的保護膜
E.腸道中的雙歧桿菌、乳酸菌等正常菌群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答案】D【題型】 A1A2型題
【解析】在人體皮膚、黏膜表面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通過黏附和繁殖能形成一層自然菌膜,是一種非特異的保護膜。
24.有關消毒滅菌原則的敘述,錯誤的是
A.手術器具首選壓力蒸汽滅菌
B.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必須消毒
C.耐熱、耐濕物品首選化學滅菌法
D.所有器具在檢修前應先消毒或滅菌處理
E.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
【答案】C【題型】 A1A2型題
【解析】耐熱、耐濕物品滅菌首選物理滅菌法。
25.主持會議需要把握的要點是
A.發散思維
B.緊扣議題
C.引發討論
D.愉快合作
E.緊湊時間
【答案】B【題型】 A1A2型題
【解析】處理好會議的主題是主持會議的要領之一。會議開始時主持者要緊扣議題,說明會議的目的、議題、議程和要求,使與會者消除在會議初始時混亂的思緒,把注意力集中到會議的議題上來。
26.認為“對于所有組織來說,沖突都是與生俱來的”觀點的是
A.相互作用觀點
B.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觀點
C.人文主義觀點
D.傳統觀點
E.人際關系觀點
【答案】E【題型】 A1A2型題
【解析】20世紀40年代末至70年代中葉,人際關系觀點在沖突觀點中占統治地位。它認為對于所有組織來說,沖突都是與生俱來的,但有時會對組織的工作績效有益,組織應當接納沖突,使之合理化。?
27.個體與群體不斷接受新的經驗、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以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屬于人類行為適應形式的
A.反射
B.自我控制
C.調試
D.順應
E.應激
【答案】D【題型】 A1A2型題
【解析】順應是指個體與群體不斷接受新的經驗、改變自己行為方式,以適應客觀環境的變化。?
28.健康規律進餐,屬于促進健康行為特點的
A.有利性
B.規律性
C.和諧性
D.統一性
E.適宜性
【答案】B【題型】 A1A2型題
【解析】健康行為規律性是指行為規律有恒,而不是偶然行為。
29.協調的作用有
A.目標導向
B.勤于溝通
C.利益一致
D.整體優化
E.調動員工積極性
【答案】E【題型】 A1A2型題
【解析】協調的作用有三個方面:減少內耗、增加效益的重要手段;增強組織凝聚力的有效途徑 ;調動員工積極性的重要方法。
30.控制的關鍵是
A.建立標準
B.衡量績效
C.糾正偏差
D.前饋控制
E.糾正措施
【答案】C
【解析】控制的含義就是監督組織各項活動,及時采取措施糾正偏差,因此糾正偏差是控制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