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醫生與護士共同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屬于合作性問題。多指由于臟器的病理生理改變所致的潛在并發癥。
72.不適應的最嚴重表現是疼痛。
73.促進舒適的首要措施是了解原因。
74.去枕仰臥對全麻術后未醒者可防止嘔吐物人氣管;對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防顱壓降低所致頭痛。
75.中凹臥位,適用于休克病人,利于呼吸及靜脈回流。
76.頭高腳底位,適用于顱腦術后、預防腦水腫及頸椎骨折病人。
77.半坐臥位應床頭抬高30°~50°,膝下支架抬起15°~20°。
78.半坐臥位,對部分頭頸部術后病人可減少局部出血,對腹部術后病人可減輕傷口處張力,對急性左心衰病人可減輕肺部淤血,對腹、盆腔炎癥或術后病人可使感染局限化,對心臟疾病所致的呼吸困難可改善呼吸。
79.端坐位多為被迫體位,常見于支氣管哮喘發作、急性肺水腫、心包積液、呼吸極度困難者。
80.灌腸時應取側臥位,導尿、腹部檢查時應取屈膝仰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