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護理評估
1.術前評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發病情況。
1)一般資料:主要為流行病學資料。
2)過去史:有無泌尿系梗阻、感染和異物史,有無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痛風、腎小管酸中毒、長期臥床病史。
(2)身體狀況
1)局部狀況:疼痛性質、叩痛部位,有無血尿、膀胱刺激癥狀和尿路感染。
2)全身狀況:腎功能狀態及營養狀況。
3)輔助檢查情況:包括實驗室、影像學檢查和有關手術耐受性檢查,了解結石情況及對尿路的影響,判斷總腎功能和分側腎功能。
(3)心理和社會支持狀況:病人和家屬對結石造成的危害、治療方法、康復知識、并發癥的認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家庭經濟承受能力。
2.術后評估
(1)康復狀況:結石排出和尿液引流情況,切口愈合情況,有無尿路感染。
(2)腎功能狀態:尿路梗阻解除程度,腎積水和腎功能恢復情況,殘余結石對泌尿系統功能的影響。
(3)心理和認知狀況:病人和家屬的心理狀態,對術后護理的配合及有關健康教育等知識的掌握情況。
(4)預后判斷:根據結石情況、單雙側病變和腎功能狀況、治療效果、有無結石殘留,評估尿石癥的預后和復發的危險性。
(二)護理措施
1.非手術治療
(1)大量飲水,每日飲水量3000ml以上,盡可能維持每日尿量在2000~3000ml,稀釋的尿液可延緩結石增長的速度并防止結石的再發。在有感染時,尿量多可促進引流,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2)當結石合并感染時,應注意體溫及全身情況的觀察,遵醫囑應用抗生素。
(3)腎絞痛的病人,應囑其臥床休息,深呼吸,肌肉放松以減輕疼痛。遵醫囑給予解痙止痛藥物。
(4)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后應注意觀察體征的觀察。
(5)觀察排尿情況及尿液性狀,注意碎石排出情況,宜用過濾網過濾尿液。
(6)根據結石分析結果,指導病人合理飲食。
(7)根據結石部位,指導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后的排石體位。對于巨大腎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后囑病人向患側臥位48~72小時,以后逐漸間斷起立,以防碎石屑快速排出形成石街。
2.手術治療
(1)手術前護理:按醫囑給抗生素控制感染。了解疼痛部位、性質,觀察血尿情況及有無結石排出。輸尿管切開取石的病人,術前1小時攝腹平片,進行結石定位。故拍攝后應保持定位時的體位。
(2)手術后護理:注意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腎盂造瘺者,不常規沖洗,以免引起感染。必須沖洗時,應嚴格無菌操作,低壓沖洗,沖洗量不超過5~1Oml,并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腎實質切開取石及腎部分切除的病人,應絕對臥床2周,以減輕腎的損傷,防止再發出血。恥骨上膀胱切開取石術后應保持切口清潔干燥,敷料被浸濕時要及時更換。
3.健康教育 根據結石成分、代謝狀態及流行病學因素,堅持長期預防,對減少或延遲結石復發十分重要。
(1)大量飲水:以增加尿量,稀釋尿液,可減少尿中晶體沉積。成年人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尤其是睡前及半夜飲水,效果更好。
(2)解除局部因素:盡早解除尿路梗阻、感染、異物等因素,可減少結石形成。
(3)飲食指導:根據結石成分調節飲食。含鈣結石者宜食用含纖維豐富的食物,限制含鈣、草酸成分多的食物,避免大量攝入動物蛋白、精制糖和動物脂肪。濃茶、菠菜、番茄、土豆、蘆筍等含草酸量高。牛奶、奶制品、豆制品、巧克力、堅果含鈣量高。尿酸結石者不宜服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
(4)藥物預防:根據結石成分,血、尿鈣磷、尿酸、胱氨酸和尿pH,采用藥物降低有害成分、堿化或酸化尿液,預防結石復發。
(5)預防骨脫鈣;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必須摘除腺瘤或增生組織。鼓勵長期臥床者功能鍛煉,防止骨脫鈣,減少尿鈣排出。
(6)復診:治療后定期行尿液化驗、X線或B型超聲檢查,觀察有無復發、殘余結石情況。若出現腰痛、血尿等癥狀,及時就診。
例題
1.下列關于上尿路結石非手術治療說法錯誤的是
A.最適于直徑小于2.5cm結石
B.腎絞痛發作時可用哌替啶
C.保持每日尿量在3000ml以上
D.根據結石成分調節飲食
E.應用別嘌醇可降低血和尿的尿酸含量
『正確答案』A
A.隨時
B.睡覺時
C.絞痛后
D.晨尿
E.夜尿
『正確答案』C
A.調節尿pH
B.根據尿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
C.大量飲水
D.根據結石成分調節飲食
E.注射阿托品、哌替啶等藥物
『正確答案』E
A.注意傷口及引流管的護理
B.常規經腎盂造瘺持續沖洗
C.病人需絕對臥床2周
D.鼓勵病人大量飲水,尤其是睡前及半夜飲水
E.成年人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3000ml以上
『正確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