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癩瓜葫蘆科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質(zhì)藤本.多分枝, 有細柔毛, 卷須不分枝.葉互生, 腎狀圓形, 長和寬各約5~12cm(厘米), 通常呈鳥足狀5~7裂至中部或近基部, 裂片卵狀橢圓形, 基部收縮, 邊緣具波狀齒, 兩面近平滑或有毛, 葉柄長3~6cm(厘米).花單性, 黃色, 雄花單生, 有柄, 長5~15cm(厘米), 中部或基部有苞片, 苞片腎形或圓心形, 萼5~6裂, 花冠輪狀, 5裂, 雄蕊3枚; 雌花單生, 子房下位, 1室.紡錘形, 具肉質(zhì)刺瘤, 先端有喙爪.果長橢圓形, 卵形或兩端均狹窄, 全體具鈍形不整齊的瘤狀突起, 成熟時黃色, 自頂端三瓣開裂.種子包被在紅色肉質(zhì)的假種皮內(nèi).
【生態(tài)分布】:全國各地均栽植.
【藥用部分】:根、種子、葉及瓜供藥用.
【作用功效】:果實性味苦、涼.能清熱解毒.治大便帶血, 痱子, 癤瘡.種子性味苦、甘, 益氣壯陽.花治胃氣痛.葉治一切丹火毒.
【用量用法】:葉3錢研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