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時珍。
成書年代:明代
主要內容:本草學代表作,裙面總結了明以前的藥性理論,保存了大量醫藥文獻。該書52卷,約200萬字,附方11000余首,載藥 1892 種,新增藥物374種。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16綱、60類。這種科學的分類法,是中國本草學最完備的分類系統
學術價值:
。1) 李時珍對古代本草學作了全面整理、總結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間藥和外來藥。在編寫體例上,體現了當時最先進的分類方法。在每一味藥項下,詳細介紹了名稱、產地、形態、真偽鑒別、采集、炮制、性味功能、主治。尤其發明項,介紹了李時珍自己的發現和經驗,豐富了本草學的內容。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大成,將本草學發展提高到一個空前高度。
。2) 對世界醫藥學和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做出了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廣泛介紹了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冶金學等多學科知識,是我國乃至世界科技史的輝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