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上肢骨包括肱骨、橈骨、尺骨和手骨。除手骨的腕骨外,其他都屬長骨。
肱骨(humerus)位于臂部,分為一體和兩端。[圖示]近側端主要形態結構是:上端有半球形的肱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相關節;肱骨頭前下方的突起,稱為小結節;小結節外側的隆起,稱為大結節;肱骨體主要形態結構是:肱骨體的中部外側面有粗糙的三角肌粗隆,為三角肌的止點;體的后面有由內上斜向外下的橈神經溝。
遠側端主要形態結構是:下端外側份有半球形的肱骨小頭,與橈骨形成關節;內側份有肱骨滑車,與尺骨形成關節;后面有鷹嘴窩;小頭的外側和滑車的內側各有一個突起,分別稱為外上髁和內上髁;內上髁的后下方有一淺溝,稱為尺神經溝。
肱骨的主要骨性標志:肱骨大小結節;肱骨內外上髁。
肱骨干骨折易損傷橈神經;肱骨下端骨折易損傷尺神經。
橈骨(radius)位于前臂外側部,分為一體兩端。[圖示]主要形態結構是:上端比下端細小,稱為橈骨頭,頭的上面有關節凹,頭的周緣有環狀關節面;頭的下內側有一粗糙突起,叫橈骨粗隆;為肱二頭肌的止點;橈骨下端的內側面有關節面,稱為尺切跡;下端的外側份向下突出,稱為莖突,為骨性標志。
尺骨(u1na)位于前臂的內側部,分為一體兩端。[圖示]主要形態結構是:上端較為粗大,前面的凹陷稱為滑車切跡(半月切跡);在滑車切跡的上、下方各有一突起,分別稱為鷹嘴(骨性標志)和冠突;冠突外側面的關節面為橈切跡;尺骨下端稱為尺骨頭;尺骨頭的后內側有向下的突起即尺骨莖突,為骨性標志。
注意:尺切跡和橈切跡的概念。
手骨(bones of hand)分為腕骨、掌骨及指骨[手骨前面觀、手骨后面觀]腕骨(carpal bones)由8塊小的短骨組成,排成兩列,每列各有4塊。由橈側向尺側,近側列依次為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遠側列依次為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鉤骨。
記憶歌訣:舟、月、三、豆,大、小、頭、鉤。
掌骨(metacarpal bones)共5塊,由橈側向尺側,分別稱為第1~5掌骨。掌骨的近側端為底,遠側端為頭,頭、底之間的部分為體。
指骨(phalanges of fingers)共14節。拇指有兩節指骨,其余各指都有3節。由近側至遠側依次為近節指骨、中節指骨和遠節指骨。每節指骨可分為底、體、滑車(頭)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