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離培養立克次體感染的急性發熱期間病人血液中可有較多的病原體。除恙蟲病和立克次體痘用小白鼠分離外,其他均可采用接種雄性豚鼠腹腔,如體溫>40℃,有陰囊紅腫,表示有立克次體感染,應進一步將分離株接種雞胚或細胞培養,用免疫熒光試驗等加以鑒定。
2.血清學試驗特異性試驗目前較多應用可溶性(群特異)抗原和/或顆粒性(種特異)抗原進行補體結合試驗和/或凝集試驗作確切診斷。
非特異性試驗是用變形桿菌某些菌株的菌株的菌體抗原代替立克次打開抗原以檢測相應抗體的凝集試驗,即外斐氏試驗。抗體效價≥1:160有意義。如晚期血清效價高于早期效價4倍以上也有診斷價值。但應注意外斐氏反應不能區別斑疹傷塞群和斑點熱群,而且對群內各種立克次體也無鑒別作用。此外,變形桿菌所致的尿路感染、鉤體感染、嚴重肝病和懷孕等均可造成假陽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