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細菌生物氧化:細菌代謝所需能量主要是以生物氧化作用而獲得的。物質在生物體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生物氧化。細菌的生物氧化很少有加氧反應,主要以脫氫和失電子的方式進行。脫氫反應是以某一基質(營養物)作為供氫體,經脫氫酶的作用使供氫體上的氫脫下,經許多中間遞氫體(如輔酶Ⅰ、輔酶Ⅱ、黃素蛋白等)傳遞與轉運,最后將脫下的氫送交給受氫體而完成。
不同類型的細菌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進行生物氧化,能利用不同類型的供氫體和受氫體。供氫體可分為有機或無機化合物,受氫體可分為分子氧、無機物和有機物。以分子氧或無機化合物(如N03-、S042-)為受氫體的生物氧化過程稱呼吸,其中以分子氧為受氫體(或接受電子)的為需氧呼吸,以其他無機化合物為受氫體的屬厭氧呼吸,如以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為受氫體的則稱發酵。大多數病原菌只通過需氧呼吸和發酵獲得能量,它們不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
2.需氧呼吸:分解代謝以氧化磷酸化機制產生ATP的形式為呼吸,最終電子受體為02.呼吸過程的特點是電子傳遞鏈,細菌的呼吸鏈位于細胞膜上,所需的酶系統各不相同,在需氧呼吸過程中同時還伴有氧化磷酸化作用,可產生并貯存大量能量。
3.發酵:某些細菌的酶系統不完善,不能將生物氧化過程進行到底,其最終受氫體(電子受體)是有機化合物尚未徹底氧化的中間代謝產物。幾乎臨床上所有重要的細菌均能通過糖酵解,即E-M途徑取得能量。
物質在生物體內氧化分解、釋放能量的過程稱為生物氧化。細菌代謝所需的能量除少數自營菌可利用光合作用外,絕大多數細菌都是通過生物氧化而獲得能量的。細菌生物氧化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脫氫和失去電子來實現的。病原菌獲得能量的基質(生物氧化的底物)主要是糖類,通過糖的氧化釋放能量,并以高能磷酸鍵(ADP、ATP)的形式儲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