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發型肺結核
指初次感染即發病的肺結核,又稱初染結核。典型病變包括肺部原發灶、引流淋巴管和肺門或縱隔淋巴結的結核性炎癥,三者聯合稱為原發綜合征。有時X線上僅顯示肺門或縱隔淋巴結腫大,也稱支氣管淋巴結結核。多見于兒童,偶爾見于未受感染的成年人。原發性病灶多好發于胸膜下通氣良好的肺區如上葉下部和下葉上部。倘若原發感染機體不能建立足夠免疫力或過敏反應強烈,則發展為臨床原發性肺結核。
2.血行播散型肺結核
大多伴隨于原發性肺結核,兒童較多見。在成人,原發感染后隱潛性病灶中的結核菌破潰進入血行,偶爾由于肺或其他臟器繼發性活動性結核病灶侵蝕鄰近淋巴血道而引起。本型肺結核發生于免疫力極度低下者。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常伴有結核性腦膜炎和其他臟器結核。當少量結核菌間歇性多次入侵血道或機體免疫力相對較好時,則形成亞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變局限于肺或其一部分,臨床上比較少見。
3.繼發型肺結核
由于初染后體內潛伏病灶中的結核菌重新活動和釋放而發病,極少數可以為外源性再感染。本型是成人肺結核的最常見類型。常呈慢性起病和經過,但也有呈急性發病和急性臨床過程者。由于免疫和過敏反應的相互關系及治療措施等因素影響,繼發型肺結核在病理和X線形態上又有滲出浸潤型肺結核、增生型肺結核、纖維干酪型肺結核、干酪型肺炎、空洞型肺結核、結核球(瘤)、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等區分。其中有些區分僅有很少臨床意義。
繼發型肺結核好發于兩肺上葉尖后段或下葉尖段,肺門淋巴結很少腫大,病灶趨于局限,但易有干酪壞死和空洞形成,排菌較多,不同于大多數原發性肺結核不治自愈、很少排菌的特點,在流行病學上更具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