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在线观看视频_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婷婷月色_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免費注冊 找回密碼

2009年中級主管護師考試經典試題及解答(20)

時間:2009-11-14 16:51來源:主管護師考試 作者:lengke 點擊:
  

  【內科護理學】鉤體病早期的“三體征”是指

  A.高熱、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痛

  B.咽部充血、結膜充血、肝脾腫大

  C.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淺表淋巴結腫痛

  D.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肝脾腫大

  E.充血、出血、滲出

  學員提問:鉤體病早期的“三體征”是指?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C。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7~14日,平均10日。早期(起病后1~3日)通常表現為“重感冒樣”癥狀。病人出現畏寒、發熱、頭痛、乏力、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別是腓腸肌疼痛和觸痛,有的病例尚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一)流行病學史

  發病前1~30天接觸疫水或動物尿或血。

  (二)早期主要癥狀和體征

  1.發熱:起病急,可有畏寒。短期內體溫可達39℃左右,常為弛張熱。

  2.肌痛:全身肌痛,特別是腓腸肌痛。

  3.乏力:全身乏力,特別是腿軟明顯。

  4.眼結膜充血:輕者主要在眼球結膜、外眥及上下穹窿部,重者除角膜周圍外的全球結膜血管擴張呈網狀,無分泌物,不痛,不畏光。

  5.腓腸肌壓痛:雙側腓腸肌壓痛,重者拒按。

  6.淋巴結腫大:主要為表淺淋巴結及股淋巴結,一般為1~2cm,質偏軟,有壓痛,無化膿。

  以上三癥狀(即寒熱、酸痛、全身乏力)和三體征(即眼紅、腿痛、淋巴結腫大)是鉤體病的典型臨床表現。

  【外科護理學】心跳、呼吸停止后,臨床死亡期的時間大約持續

  A.2~3分鐘

  B.4~5分鐘

  C.7~8分鐘

  D.8~9分鐘

  E.10分鐘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B?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B。

  臨床死亡期,又稱軀體死亡期或個體死亡期,此期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過程由大腦皮質擴散至皮質下部位,延髓也處于深度抑制狀態。臨床表現為心跳、呼吸停止,各種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種組織細胞仍有短暫而微弱的代謝活動。此期維持時間一般為5~6分鐘,若時間過長,則大腦將發生不可逆的變化。

  此期若得到及時、有效的急救措施,病人生命仍有復蘇的可能。

  【婦產科護理學】下列可診斷為子宮性閉經的選項是

  A.雌激素試驗陽性

  B.孕激素試驗陽性

  C.垂體興奮試驗陰性

  D.雌激素試驗陰性

  E.孕激素試驗陰性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D?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D。 醫學教.育網原創

  雌激素試驗(+):提示子宮內膜對激素有正常反應而且宮腔通暢。

  雌激素試驗(-):原因在子宮,提示子宮內膜對激素有無正常。女性第二性征發育良好仍有閉經,提示卵巢功能正常,但子宮功能異常。

  孕激素試驗陰性者:FSH<5IU/L為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落,提示病變環節在下丘腦或垂體。FSH>30IU/L為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低落,提示病變環節在卵巢,應行染色體檢查,明確遺傳學病因。

  孕激素試驗陽性者:LH>FSH且LH/FSH的比例>2~3時提示多囊卵巢綜合征,LH、FSH正常范圍者為下丘腦功能失調性閉經。

  垂體興奮性試驗:又稱GnRH刺激試驗。通過靜脈注射GnRH測定LH和FSH,以了解垂體LH和FSH對GnRH的反應性。

  臨床意義:

  1.LH正常反應型:注入后30分鐘LH高峰值比基值升高2~4倍。

  2.LH無反應或低弱反應:注入后30分鐘LH值無變化或上升不足2倍,提示垂體功能減退。

  3.LH反應亢進型:30分鐘LH高峰值比基值升高4倍以上,此時須測定FSH反應型以鑒別多囊卵巢綜合征與卵巢儲備功能降低兩種不同的生殖內分泌失調。

  【兒科護理學】新生兒敗血癥產后感染的癥狀一般發生于

  A.生后1天以內

  B.生后2天以內

  C.生后3天以內

  D.生后3天以后

  E.生后4天以后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D?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D。

  新生兒敗血癥可以發生在產前、產時或產后。產前感染與孕婦有明顯的感染有關,尤其是羊膜腔的感染更易引起發病:產時感染與胎兒通過產道時被細菌感染有關,如胎膜早破、產程延長等;產后感染往往與細菌從臍部、皮膚粘膜損傷處及呼吸道、消化道等侵入有關。近年來醫源性感染有增多趨勢。

  產前、產時感染一般發生在出生后3天內,產后感染發生在出生后3天以后。早期表現為精神食欲不佳、哭聲弱、體溫異常等,轉而發展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動,面色欠佳和出現病理性黃疸、呼吸異常。少數嚴重者很快發展到循環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腸麻痹、酸堿平衡紊亂和核黃疸。

  【健康護理、護理管理、感染護理】下述關于原位菌群失調的敘述恰當的是

  A.也稱定位轉移

  B.即正常菌群在外來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發生了數量或種類結構上的變化

  C.失調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復

  D.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僅發生原位菌群失調

  E.二度失調為菌群發生了病理波動

  學員提問:為什么選E?

  【答案及解析】本題選E。

  原位菌群失調:原位菌群失調是指正常菌群雖仍生活在原來部位,亦無外來菌入侵,但發生了數量或種類結構上的變化,即出現了偏離正常生理組合的生態學現象。根據失調程度不同,原位菌群失調可分為三度。

  一度失調:在外環境因素、宿主患病或所采取的醫療措施(如使用抗生素或化學藥物治療)的作用下,一部分細菌受到了抑制,而另一部分細菌卻得到了過度生長的機會,造成某些部位正常菌群的結構和數量發生暫時性的變動,即為一度失調。失調的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可自然恢復,臨床上稱這為可逆性失調。

  二度失調:正常菌群的結構、比例失調呈相持狀態;菌群內由生理波動轉變為病理波動。去除失調因素后菌群仍處于失調狀態,不易恢復,即具有不可逆性。多表現為慢性腹瀉(腸炎)、腸功能紊亂及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陰道炎等,臨床常稱為比例失調。

  三度失調:原正常菌群大部被抑制,只有少數菌種占決定性優勢。發生三度失調的原因常為廣譜抗菌藥物的大量應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代之以過路菌或外襲菌,并大量繁殖而成為該部位的優勢菌。三度失調表現為急性重病癥狀,如難辨梭菌引起的偽膜性腸炎。白色念珠菌、綠膿桿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為三度失調的優勢菌。正常菌群的三度失調亦稱菌群交替癥或二重感染。

頂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招生方案 | 免費試聽 | 報名演示
課件更新 | 網校介紹 | 答疑周刊
網校學員——快速注冊通道
衛生資格考試培訓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珠穆沁旗| 潜江市| 鹤峰县| 车致| 隆尧县| 东乌| 庆元县| 台湾省| 太湖县| 龙山县| 葫芦岛市| 太白县| 南昌市| 勃利县| 上蔡县| 墨脱县| 雷波县| 温泉县| 怀来县| 汉阴县| 台中市| 蓬莱市| 焦作市| 南丹县| 安义县| 清镇市| 崇仁县| 昌平区| 松桃| 乌海市| 高雄市| 德令哈市| 东乡县| 宁安市| 子洲县| 峡江县| 长阳| 博湖县| 海丰县| 固始县| 霍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