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每小題1分,共40分)
1.C 2.A 3.E 4.E 5.B 6.D 7.E 8.B 9.B 10.A
11.A 12.D 13.C 14.C 15.B 16.C 17.C 18.D 19.E 20.B
21.A 22.C 23.D 24.C 25.C 26.B 27.E 28.B 29.B 30.A
31.C 32.D 33.D 34.C 35.C 36.C 37. D 38.C 39.B 40.D
二、X型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41.ACE 42.ABCD 43.BCD 44.AB 45.ADE
46. DE 47.ABDE 48.ABDE 49.ACDE 50.ABCE
51.BCE 52.ABDE 53.ABCDE 54.ABCD 55.ABCD
56.ABC 57.ADE 58.ABCD 59.ACD 60.ABC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61.常見的環境污染有哪些?
答:常見的環境污染有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輻射污染等。
62.壓瘡的好發部位有哪些?
答;仰臥位:枕骨粗隆、肩胛部、肘、椎體隆突處、骶尾部、足跟。
側臥位:耳部、肩峰、肘部、髖部、膝關節內外側、內外踝。
俯臥位:耳、頰部、肩部、乳房、男性生殖器、髂嵴、膝部、腳趾。
坐位:坐骨結節。
63.簡述長期臥床不動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及其原因。
答:長期臥床不動,導致呼吸系統的兩大合并癥,即墜積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潴留。原因如下:
(1)墜積性肺炎:患者長期臥床,胸部擴張受限,使有效通氣量減少。臥床還會使呼吸道內分泌物排出困難,呼吸道內堆積大量的粘液,干擾了氣道內纖毛排出異物的功能。患者由于虛弱,又無足夠的力量將痰液咳出,這種情況持續存在,將會發生肺內感染,導致墜積性肺炎。
(2)二氧化碳潴留:肺部的有效通氣量減少再加上分泌物的蓄積,將會干擾氧氣的正常交換,導致二氧化碳潴留。
64.醫院常用的治療飲食有哪些?
答:高熱能飲食、高蛋白飲食、低蛋白飲食、低脂肪飲食、低膽固醇飲食、低鹽飲食無鹽低鈉飲食、高纖維素飲食、少渣飲食。
四、病案分析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65.患者趙某,女性,70歲。診斷為肺部感染。體格檢查:體溫38.6℃,脈搏9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22/13kPa,并有痰鳴音。此時患者痰液黏稠又難以咳出,請問應采取哪些護理措施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標準答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的措施如下:①叩擊與震顫;叩擊是將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狀,叩打胸背部,借助震動使分泌物松脫。叩打應從外向內,自下而上,以患者不感到疼痛為限,震顫是將手平放抵住患者的胸壁,操作者肩膀與前臂做均勻的收縮與放松的動作。②有效咳嗽: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屈膝,利用雙手或枕頭支托患者的胸、腹部,患者深吸氣后屏氣3秒鐘,然后患者的胸腹肌收縮,用力做爆破性咳嗽,將痰咳出。③濕化和霧化:可用超聲波霧化吸入療法。④吸痰:必要時可用中心吸引裝置吸痰法或電動吸引吸痰法。
66.患兒,男性,11歲。診斷為急性粒細胞白血病,請說明預防該患兒發生感染的主要隔離措施。
答:(1)設專用隔離室,患兒住單人病室隔離;
(2)凡進入病室內應穿戴滅菌后的隔離衣、帽子、口罩、手套及隔離鞋;
(3)接觸患者前、后及護理下一位患者前均應洗手;
(4)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咽部帶菌者,包括工作人員均應避免接觸患者;
(5)探視者應采取相應措施;
(6)未經消毒處理的物件不可帶入隔離區;
(7)病室內空氣、地面、家具等均應嚴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