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A1型題
1、A 2、B 3、D 4、E 5、B 6、D 7、E 8、D 9、C 10、E
A2 型題
1、A 2、A 3、E 4、E 5、C
A3型題
1、C 2、C 3、C 4、D 5、C 6、B
二、填空題
1、腹腔滲出液 局限化 全身中毒 膈下膿腫
2、拖拉 抬起 輕穩協調
3、短期 功能位
三、簡答題
1、半坐臥位的姿勢:如為自動床、半自動床、或手搖床:搖起床頭支架使上半身抬高與床的水平成30°~50°角,再搖起膝下支架。放平時,先搖平膝下支架,再搖平床頭支架。若無搖床可在床頭墊褥下放一靠背架,將患者上半身抬高,下肢屈膝,用中單包裹膝枕墊在膝下將兩端帶子固定于床兩側,以免患者下滑,
放平時應先放平膝下,再放平床頭。
半坐臥位的適用范圍有:
(1)心肺疾患所引起的呼吸困難的患者。以減輕肺部瘀血和心臟負擔;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氣體交換,改善呼吸困難。
(2)腹腔、盆腔手術后或有炎癥的患者,采取半坐臥位,可使腹腔滲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
(3)腹部手術后,采取半坐臥位能減輕腹部傷口縫合處的張力,避免疼痛,有利傷口愈合。
(4)某些面部及頸部手術后患者,取半坐臥位可減少局部出血。
(5)疾病恢復期體質虛弱的患者。使其逐漸適應體位改變,有利于向站立過渡。
2、答:(1)嚴格掌握保護具應用的適應證,維護患者的自尊。用前應先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清楚,可用可不用時應盡量不用。
(2)保護性制動措施,只宜短期應用。同時須注意患者的臥位舒適,肢體置于功能位,并須經常更換體位。
(3)被約束的部位,應放襯墊,約束帶的松緊要適宜(以能伸入1~2個手指為原則),并定時放松,按摩局部以促進血液循環。經常觀察受約束肢體的末梢循環,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4)確保患者可以隨時呼叫護士,呼叫器放于患者手可觸及處。
(5)記錄使用保護具的原因、時間、觀察結果、護理措施和解除約束的時間。
四、綜合分析題
(1)術后第二天應幫助患者采取半坐臥位
(2)采取此種臥位的目的是:①使腹腔滲出物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化。從而減少炎癥的擴散和毒素的吸收,減輕中毒反應,同時又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膿腫;②采取半坐臥位還能減輕腹部傷口縫合處的張力,避免疼痛,有利于傷口愈合。
(3)護士幫助患者更換臥位時,應注意:
1)協助患者翻身時,不可拖拉,以免擦傷皮膚,應將患者身體稍抬起后再行翻身。移動后須用軟枕墊好背部及膝下,以維持舒適位置。兩人協助翻身時,注意動作協調輕穩。
2)根據病情及皮膚受壓情況,確定翻身間隔時間。如發現皮膚發紅或破損,應及時處理并增加翻身次數,同時做好交接班。
3)翻身前應先將導管安置妥當,翻身后檢查導管,保持通暢。
4)翻身前應先檢查敷料是否干燥、有無脫落,如分泌物浸濕敷料,應先更換敷料再行翻身。
5)翻身時注意節力原則,讓患者盡量靠近護士,使重力線通過支撐面保持平衡,縮短重力臂,達到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