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護士專業實踐能力模擬試卷及答案(二)答案及精解
1、(D)現代護理學主要就人、環境、健康、護理四個概念進行描述,它們是護理學的4個基本概念。
2、(D)適應是有一定限度的,例如人對冷熱不可能無限制地耐受。因此選項A是正確的。適應本身也具有應激性,如結腸癌患者結腸切除術后需安置人工肛門,這一治療手段是機體適應結腸癌這一應激源的表現,但是這一適應本身可給患者帶來另外一種應激源,就是患者要學會如何自我護理好人工肛門。所以說適應本身也具有應激性。因此選項B也是正確的。時間與適應也有密切的關系,應激源來得越突然,個體越難以適應;相反,時間越充分,個體越有可能調動更多的應對資源抵抗應激源,適應得越好。例如,急性出血比慢性失血更易引起休克,久病而亡的患者的家屬比意外事件死亡患者的家屬更容易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調整過來。因此選項C也是正確的。在面臨應激源時,機體會做出多個層次的適應,包括生理層次、心理層次、社會文化層次以及知識技術層次等方面,不僅僅局限于一個層次的適應。因此選項D是錯誤的。適應是生物體區別于非生物體的特征之一,是任何生物得以在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特性,因此選項E是正確的。因此本題答案為D.
3、(E)非語言溝通是指不使用語言的交流。因此面部表情、手勢、身體運動、身體姿勢都屬于非語言性溝通。而語言性溝通則是指用語言進行的交流,可有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等不同形式。健康宣教資料正是使用書面語言進行的交流,它屬于語言性溝通,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E.
4、(A)"潛在并發癥:出血"屬于合作性問題或潛在并發癥,它應該是由醫、護合作解決的問題,不屬于護士獨立解決的問題范疇,因而不屬于護理診斷。
B、
D、E三個選項屬于現存護理診斷,C屬于潛在的護理診斷。
5、(A)一般病室的溫度以18-22℃為宜。嬰兒室室溫應稍高,以22-24℃為宜;病室相對濕度50%-60%,濕度過低對氣管切開者不利。破傷風病人應避免各種刺激,如光、聲等,以避免引起病人抽搐發作,因此光線宜暗。產休室應該適當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清新。
6、(B)危重病人病情變化快,應該嚴密監測,并做好配合搶救的準備。
7、(D)采用上身、臀部、下身的挪動順序,有利于病人的安全和對病人的保護。
8、(C)全身麻醉后病人可能出現嘔吐,采用去枕仰臥位可使聲門高于食管入口,防止嘔吐物流入氣管引起窒息。
9、(E)墊好襯墊,保持被約束肢體處于功能位,可減輕因約束給病人帶來的不適。檢查約束帶是否牢靠可增加安全性。觀察局部皮膚的顏色和溫度,可及時了解病人被約束部位的血液循環情況。避免因約束帶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10、(D)五個選項都屬于物理消毒滅菌法,熱力消毒滅菌法又屬于物理消毒滅菌法中的一類,A、
B、
C、E均主要通過熱力的作用達到滅菌效果,而紫外線燈管消毒法屬于物理方法中的光照消毒法,主要依靠紫外線本身的作用來達到消毒滅菌效果。
11、(C)日光曝曬一般需要6個小時可以達到消毒效果,時間太短達不到消毒效果,時間太長也沒有必要。
12、(B)戊二醛屬于高效消毒劑,可以用于金屬類器械的消毒。選項A過氧乙酸也屬于高效類消毒劑,但是對金屬有腐蝕性;選項C和E都屬于中效類消毒劑;選項D對金屬具有腐蝕和漂白的作用,也不適合于浸泡金屬類器械。
13、(B)選項B符合無菌操作的原則,對于手術室和門診換藥室這些使用無菌持物鉗頻繁的科室,應該每日消毒滅菌一次。選項A之所以錯誤,是因為無菌持物鉗不可以夾取油紗布或酒精棉球這類潮濕的無菌物品。選項C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到遠處夾取物品應攜帶泡鉗筒一同前往。選項D和E都不符合基本的無菌操作要求,取放無菌持物鉗時,鉗端均應該閉合,使用時鉗端一定要保持向下。
14、(B)按照隔離的制度,隔離區域內可以分為清潔區、半污辱區和污辱區。清潔區是指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區域,如選項A、
C、
D、E均屬于清潔區;半污染區是指所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辱的區域,如答案B,病區走廊有可能會有病人走動;污染區是指和病人接觸,被病原微生物污辱的區域,如病室、廁所等。
15、(C)選項C正確,棉球干濕度應適宜,不可過濕,以防病人將溶液吸入呼吸道;選項A錯誤,昏迷病人禁忌漱口,以免病人發生誤吸;選項B錯誤,應從外向內(即唇面-舌面、咬合面-上腭-舌-舌下)進行擦洗;選項D錯誤,需用開口器時,應從臼齒處放入;選項E錯誤,活動假牙不用時應浸于冷水中備用,不可置于乙醇或熱水中,以免變色、變形和老化。
16、(C)選項C不正確,附臥位時好發部位有額部、下頜、肩峰、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內踝是側臥位時的好發部位。其余選項均正確。
17(E)選項E正確。選項A正確。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體溫一般在清晨最高;選項B錯誤,老年人因代謝率低,體溫有下降趨勢,但是高齡者體溫又會升高約0.6℃;選項C錯誤,女性在排卵至經前體溫輕度升高;選項D錯誤,嬰幼兒因體溫調節功能不完善,體溫不穩定。
18、(C)選項C正確,兩名護士分別測心率、脈率,由測量心率的護士計時,兩人同時測量1分鐘。
19、(A)選項A正確,代謝性酸中毒病人呈深度呼吸,是深長而規則的呼吸;選項B見于瀕死的病人,是一種淺表而不規則的呼吸,有時呈嘆息樣;選項D又稱作間斷呼吸,常見于顱內病變或呼吸中樞衰竭的病人;選項E屬于混合性呼吸困難,常見于肺部感染等病人。
20、(D)由于昏迷病人吞咽及咳嗽反射消失,這樣做從解剖結構上可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后壁滑行,避免誤入氣管,從而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21、(B)降低病人飲食中的蛋白質可以減少蛋白質消化吸收后產生的氨,避免病人發生體內的氨無法排出而加重病情的情況。
22、(B)熱水浴常用于術后、會陰和肛門疾病,消除或減輕充血、炎癥、水腫和疼痛。女病人月經期、妊娠后期、產后2周內、陰道出血和盆腔急性炎癥均不宜坐浴,以免引起感染。
23、(B)冷療可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慢,降低細胞的新陳代謝和微生物的活力,從而限制炎癥的擴散。
24、(D)少尿是指24小時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少于17毫升。若24小時尿量少于100毫升為無尿。
25、(E)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因尿中含有丙酮,尿液呈爛蘋果樣氣味。
26、(B)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腸,以減少氨的產生和吸收。
27、(B)上消化道出血時糞便程柏油樣便;完全性膽道阻塞時糞便呈陶土色;糞便呈酸臭味見于消化不良;果醬樣便見于阿米巴痢疾或腸套疊;黏液血便可見于痢疾病人。
28、(C)大量不保留灌腸的目的是解除便秘;為手術、檢查或分娩前做準備;為高熱病人降溫。故答案A、
B、
D、E均是大量不保留灌腸的適應癥。急腹癥、消化道出血、妊娠、嚴重心血管疾病者禁忌大量不保留灌腸。
29、(D)藥柜應避免陽光直射并且不應透明,以防止藥物遇光變質;藥名應用中、英文對照;標簽模糊的藥物不應使用。
30、(A)助消化藥應在飯后服,以便藥物和食物均勻混合,有利于食物消化。
31、(B)服用強心苷類藥物應先測量脈率(心率)及節律,如脈率低于60次/分或節律異常,應停止服用并報告醫生。
32、(E)超聲波霧化器工作時不需要用氧。
33、(A)長期進行肌肉內注射的病人,局部組織會出現硬結影響藥物的吸收,故在評估的時候需特別注意,并且在注射時要注意更換注射部位。
34、(D)連續24小時輸液應每24小時更換輸液管,所以D選項的敘述不正確,其余選項均正確。
35、(C)計算公式:總量(ml)×15(滴/ ml)÷滴速(滴/分)=1500×15÷75=300min,所以輸完所有的液體需要5個小時。從早上8點開始輸,下午1點30分輸完。
36、(B)急性肺水腫病人吸氧時,濕化瓶內的酒精的濃度為20-30%.
37、(E)發熱反應的發生主要是由于輸入致熱物質,如致熱原、死菌等,藥物成分不純、輸液用具污染等均可引起。與輸液的時間、輸液量、輸液壓力無直接關系,輸入致過敏的物質是引起過敏反應的直接原因。
38、(C)溶血反應為一系列輸血反應中最嚴重的反應,后期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迅速死亡。
39、(B)庫存血在1-6℃的冰箱內一般可保存2-3周。
40、(B)護士在采血及輸血前應兩人嚴格三查八對:庫血取出后不能加熱,以免血漿蛋白凝固變性,可在室溫下放置15-20分鐘再輸入,如30分鐘內不能輸入,則應置冰箱冷藏(2-4℃);輸血前不能劇烈震蕩,或上下顛倒搖勻,以免破壞紅細胞,可以旋轉輕輕搖勻;正常庫血上層血漿為黃色,下層血細胞呈紅色,兩者之間界限清楚,分界不清提示血液變質,不能輸入;同時為兩人采集血標本容易引起混淆。
41、(A)生化標本應清晨空腹采集,避免因進食而影響檢驗結果。
42、(D)意識障礙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功能活動失調,個體對外界環境刺激缺乏正常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意識障礙一般可分為嗜睡、意識模糊、昏睡、昏迷,表現腦功能抑制的臨床表現。同時意識障礙也可出現對刺激反應增強的臨床表現,如幻想、幻聽、躁動不安等,即譫妄。
43、(B)腦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5,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很差,正常情況下,動脈血氧分壓為10.6-13.3kPa,缺氧時,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出現最早,PaO2<6.6kPa的病人,必須給予氧氣治療。
44、(C)給氧時,用濕棉簽清潔鼻孔,連接鼻導管,開流量調節閥,確定氧氣流出通暢后,調節所需氧流量,將鼻導管蘸水,從一側鼻腔插入鼻尖至耳垂的2/3長度,停用氧氣時,先拔出鼻導管,然后關總開關,無余氣時再關流量調節閥。使用氧氣時,應做到四防,氧氣筒至少距火爐5米,暖氣1米。
45、(E)治療盤內吸痰用物應每日更換1-2次,吸痰導管每次用后更換。衛生資格考試網
46、(E)洗胃液一次灌入流量300-500毫升,過多則胃容積增大,可使胃內壓上升,導致急性胃擴張,刺激迷走神經興奮,引起反射性心臟驟停。同時,毒物快速排入腸道,增加毒物吸收量。另外,過多也可引起液體反流,導致嗆咳、誤吸或窒息。
47、(C)實施人工呼吸前,將病人仰臥,頭偏向一側,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防止異物阻塞呼吸道。
48、(D)瀕死病人中樞神經系統腦干以上功能處于抑制狀態,多有循環與呼吸衰竭。表現為呼吸急促困難,出現陳施呼吸,脈搏不規則,且快而弱,血壓降低或測不到。
49、(D)選項A 屬于長期醫囑,即醫生開醫囑時起,至醫生停止醫囑;選項B屬于臨時醫囑,即有效期在24小時內,一般只執行一次。有的臨時醫囑有限定執行時間,如會診、手術X線攝片等,有的需立即執行,如st;選項C也屬于臨時醫囑;選項D屬于長期備用醫囑,故選項D正確;選項E屬于臨時醫囑。
50、(A)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病人病情危重,需要隨時觀察,以便進行搶救,故選項A正確;選項B適用于病情危重需要絕對臥床休息的病人;選項C適用于病情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如手術后病情穩定者、年老體弱者、慢性病不宜活動者;選項D適用于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輕癥病人,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復期及手術前準備階段病人;選項E不屬于醫院分級護理中的一員,主要適用于病人回到家中的恢復期,對于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的病人顯然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