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藥士相關專業知識中藥藥理學的考試中,我們需要掌握解表藥基本知識:
凡以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解表藥。
①分為辛溫解表藥和辛涼解表藥兩類。②藥理作用:與解表功效相關。
1.發汗
麻黃、桂枝、生姜。
特點:溫熱性發汗:①服用后身體有溫熱感;②周圍環境溫度高,有助于出汗。
機制:①麻黃→抑制汗腺導管對鈉離子的重吸收;②桂枝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
2.解熱
①多數解表藥→降低發熱動物體溫;②柴胡作用最顯著;③機制:發汗;增加散熱;作用于體溫調節中樞;抗炎、抗病原體等綜合作用。
3.抗病原微生物
抑制多種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致病性皮膚真菌、某些病毒(如呼吸道病毒)。
4.鎮痛、鎮靜
①多數解表藥→鎮痛(提高痛閾)、鎮靜(中樞抑制)。
②鎮痛作用部位:多數在外周,部分藥物(如細辛)→作用于中樞。
5.抗炎
抑制實驗動物模型的炎癥反應。
機制:
①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②抑制組胺或其他炎性介質生成或釋放;③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④清除自由基。
6.調節免疫
①增強免疫: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利于解除表證。
②抗變態反應:麻黃、桂枝、小青龍湯、葛根湯等→過敏性疾病。
總結:以上作用與解表的功效相關。
(1)發汗、解熱、鎮痛、抗炎→解除表證。
(2)抗病原微生物、調節免疫系統功能→驅散表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