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科目】:溪溝樹, 楓柳, 水化香.胡桃科
【植物形態】:落葉喬木, 高可達30米.枝條密生, 平展, 樹皮幼時呈灰赤褐色, 至老則成深灰色, 深縱裂, 幼嫩枝具長柔毛, 后漸脫落, 老枝上無毛, 散生淡黃色皮孔, 枝條中髓部為薄片格狀.葉互生, 奇數羽狀復葉, 長20~35cm(厘米), 葉軸兩側具狹翅, 翅的邊緣有時具鋸齒, 總葉柄長2.5~7cm(厘米), 被短柔毛或無毛, 小葉9~25片, 對生, 無柄, 小葉片長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 長5~12cm(厘米), 寬2~4cm(厘米), 頂端圓鈍或短尖, 基部圓或偏斜, 表面深綠色, 無毛, 但具多數腺點, 背面黃綠色, 葉脈及脈腋間被短柔毛, 余均無毛, 但具緊貼鱗狀物, 邊緣具細鋸齒, 厚紙質.花單性, 下垂的茅荑花序和新葉同時抽出, 雄花序生于二年生的枝條葉腋, 雄花序具1延長的苞片及2小苞片, 花被萼片狀, 常為1片, 偶有2片, 雄花蕊常為6枚, 或較多.為2~3列.雌花序生于新枝頂端, 雌花單生苞腋, 左右具2小苞片, 花被4片, 貼生于子房上, 頂端分離, 花柱2, 果為堅果, 果序下垂, 長達40cm(厘米), 兩側具小苞, 發育增漲呈翅狀, 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 外果皮極薄, 內果皮堅硬如角質, 基部具不完全4室.
【生態分布】:產我國黃河流域至廣東各地; 多生于溪澗旁, 山麓及沿河兩旁, 或栽植于城鎮中為行道樹.
【藥用部分】:葉(麻柳葉), 樹皮及嫩根入藥, 夏秋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