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A1
1、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肛門溫水坐浴可松弛肛門括約肌,減輕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清潔局部創面,以利愈合。用43~46℃溫水或1:5000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20~30分鐘。若溫度過高可發生燙傷,溫度過低不能起到坐浴的效果。
2、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在蹲位時,直腸脫垂病人的直腸可脫出肛門外,因此對此類病人必須采取蹲位檢查。
3、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用時針定位法對病變進行定位時,應先寫明何種體位,再以肛門為中心,假設肛門周圍是一個時鐘,而病變部位則為時針所指的部位。本病例中病人取截石位時,痔核所指方向應為正下方,因此正確答案為6點。
4、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根據靜脈曲張學說,直腸上靜脈屬于門靜脈系統,因無靜脈瓣而使血液不易回流,加上直腸上下靜脈叢管壁薄、位置淺,末端直腸黏膜下組織松弛,易出現血液淤積和靜脈曲張,在門靜脈高壓的病人更容易發生。久站久坐、長期排尿困難、便秘等腹內壓增高因素可致直腸靜脈回流受阻、淤血和擴張而形成痔。此外,肛周感染引起靜脈周圍炎,使靜脈壁組織纖維化,失去彈性,引起回流障礙和靜脈擴張也是導致痔的原因之一。長期腹瀉不會促進痔的發生。
5、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肛瘺多數是因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切開或自行破潰后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感染遷延不愈而成,少數由結核桿菌感染或損傷引起。
6、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肛裂病人最主要的癥狀是排便時和排便后肛門部兩次疼痛高峰,也稱為馬鞍形疼痛。
二、B
1、
<1>、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無痛性間歇性便后出鮮血是內痔的常見癥狀。因糞便擦破痔塊黏膜,出現便時滴血或便紙上帶血,少數呈噴射狀出血,可自行停止。
<2>、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外痔位于齒狀線下方,表面覆蓋肛管皮膚。病人平時無癥狀,或僅有肛門異物感,一般無血便。若便秘、排便用力過猛,可引起外痔靜脈叢破裂,血塊凝結于皮下形成血栓性外痔,出現肛門部劇痛。
<3>、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早期直腸癌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和便血,病人有便意頻繁、便前肛門下墜感、里急后重、排便不盡感等。待癌腫表面破潰繼發感染時,大便表面帶血及黏液,嚴重時出現膿血便。
<4>、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病人排便時肛裂可加深,創面可有少量出血,鮮血多在糞便表面,便紙上有血跡或便時滴血。
2、
<1>、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內痔主要表現為痔核脫出及無痛性便血,根據病程可分為4期。第一期以排便時無痛性出血為主,痔塊不脫出肛門外。第二期便血加重,出血量中等,排便時痔塊脫出,但便后可自行還納。第三期排便、咳嗽等原因使腹壓增加時痔塊可脫出,且不能自行還納,需用手托回或臥床休息后才能將其復位。第四期痔核長期脫出在外,不能還納,還納后還脫出。若痔核脫出后刺激括約肌痙攣引起嵌頓,則出現明顯疼痛。根據本病例特點,可判斷其患有內痔且發生了嵌頓。
<2>、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肛裂是肛管皮膚全層裂開所形成的慢性潰瘍,好發在肛管后正中線。長期便秘、大便干結引起排便時的機械性創傷是肛裂形成的直接原因。肛裂最主要的癥狀是排便時和排便后肛門部兩次疼痛高峰,排便時肛裂加深,創面可有少量出血。根據本病例特點,可判斷其發生了肛裂。
3、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年老體弱者接受肛管檢查時可采取左側臥位。
<2>、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內痔切除術時病人應采取截石臥位,此時病人相對較舒適,同時醫生進行手術操作也較方便。
<3>、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膝胸臥位是最便于醫務人員進行檢查的體位,一般病人短時間檢查時可采取此種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