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C:空氣進入靜脈后,隨血留經右心房至右心室,如空氣量大,容易阻塞肺動脈口,使血液不能進入肺內,引起嚴重缺氧,甚至死亡。所以應防止空氣栓塞肺動脈入口。C選項為正確答案。
42、A:靜脈血標本可分為血清標本、全血標本和血培養標本。采集全血標本時應先用抗凝管;采集血清標本時應選用干燥試管;血培養標本時則應選用無菌密封試管。血脂、肝功能、腎功能及電解質的測定均需采集血清標本;血糖的測定采集全血標本。所以A選項為正確答案。
43、B:采集12h或24h尿標本做各種定量檢查時,常加入各種防腐劑,如40%甲醛、甲苯及濃鹽酸。其中甲醛有助于固定尿中有機成分,抑制細菌生長;甲苯有助于保持尿液的化學成分不變,形成一薄膜覆蓋尿液表面,防止細菌污染;濃鹽酸有助于保持尿液在酸性環境中,防止尿中激素被氧化。所以B項為正確答案。
44、B:咽拭子培養標本一般應在兩側腭弓、咽及扁桃體上采集,如做真菌培養則須在口腔的潰瘍面采集。所以B項為正確答案。
45、C:氧濃度和氧流量的換算法可用公式:吸氧濃度(%)=21 4×氧流量。
46、C: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的最主要原因是防止吸痰時間過長造成患者缺氧。
47、E:洗胃時,一般每次灌入洗胃液量300~500ml為宜,如灌入量過多,液體可以從口腔內涌出,有引起窒息的危險,并易導致急性胃擴張,使胃內壓上升,促使毒物進入腸道,增加毒物吸收。突然胃擴張使迷走神經興奮,可引起反射性心跳驟停。
48、D:瀕死病人最后消失的感覺是聽覺。
49、D:該題意在考察醫囑處理,長期醫囑及長期備用醫囑均在醫生注明停止時間后才失效,故答案為D.
50、C:該題意在考查護理質量的管理,其關鍵是建立護理質量控制系統,檢測指標應在保證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診療及護理這一原則上設定。其中包括與護理工作相關的正性事件合格率和負性時間發生率,前者如選項A、B;后者如選項D.另外還包括來自病人方面的評價,如選項E.故答案為C.
51、B;退化是指一個人的行為回到以前的發展階段,而不適合起目前的發展階段。退化是人生病時的一個常見反應。
52、E:傾聽時應做到注意力集中、耐心、肯花時間去傾聽,不因病人的語音、語速等分心,注意領會病人談話的隱含深意及病人的非語言性溝通,同時可鼓勵病人將非語言性信息用語言表達出來,不隨便打斷病人的談話,以免打斷談話的思路。護士也不要急于對病人做出是非等判斷,以免影響患者觀點的表達,不利于收集到患者深入的信息。
53、B:在評估患者、收集資料的過程中,護士應多使用開放式問題進行提問,以便獲取較多的信息,但應注意一次只提一個問題,如果一次問的問題太多,患者不便集中思考。盡量使用病人能理解的語言,由于患者是工程師,因此應避免使用醫學專用術語,問題應簡單、明確,便于患者理解。并即使澄清溝通過程中不明確的地方。
54、A:根據病例所給予的資料首先可以判斷是功能性尿失禁,然后根據病人的年齡65歲屬于老年婦女,發生尿失禁是在腹壓增加時,這往往是老年女性骨盆支持性結構(肌肉、韌帶等)無力或功能衰退從而導致出現尿失禁的一種原因。
55、C:主觀資料應該是患者的主觀感受,所有選項中只有C選項是符合這一要求。
56、B:4歲的兒童應該可以控制大小便,但由于患病后患兒出現自理或自我控制能力的倒退,這種心理反應屬于退化和依賴的表現。
57、A:焦慮病人因非器質性病變導致出現軀體癥狀時,護士應首先鼓勵病人表達感受,傾聽病人的主訴,然后再有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措施,不能對病人隨意加以指正,或者對病人加以限制,這樣都會進一步影響病人的情緒,甚至加深軀體癥狀,而對病人要有求必應也可能造成病人行為出現退化等表現,依次正確答案為A.
58、C:一般病人來到門診后應首先由有經驗的護士詢問病史、觀察病情后做出初步判斷,給予合理的分診知道和傳染病管理,該項工作稱為預檢分診。
59、E:一般來說給病人安排床應根據病情需要,病情危重者安排在急救室,傳染病人安置在隔離病室。
60、E:破傷風病人全身的肌肉痙攣,為了防止病人撞傷或墜床,可使用床檔,使用約束帶等,因病人牙關金筆,需防止病人咬傷。任何輕微的刺激如光線、聲響、說話、吹風均可誘發肌肉的痙攣,因此病室光線宜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