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性損傷又稱創傷,多見于交通及生產事故、自然災害、戰傷和斗毆等。
一、分類
以損傷處皮膚或黏膜是否完整分為閉合性損傷、開放性損傷。以損傷的部位分為:復合傷,同一部位數種器官傷;聯合傷,兩部位以上損傷。均屬多發性損傷。
1.閉合性損傷 創傷處的皮膚或黏膜仍保持完整,但可合并深層組織及臟器的嚴重損傷,如內臟破裂和內出血。包括有挫傷、扭傷、沖擊傷、擠壓傷。
胸部短暫強力擠壓后,可發生創傷性窒息。若肌肉長時間受擠壓,一旦解除壓迫,出現腫脹,肌紅蛋白尿及高鉀血癥,急性腎衰,稱擠壓綜合征。
2.開放性損傷 創傷處的皮膚或黏膜已破損,可有體腔或骨面與體外相通,常有外出血,多伴有感染。包括有擦傷、裂傷、刺傷、撕脫傷。
二、臨床表現
依損傷輕重和部位不同而異。
1.局部表現 一般有疼痛、皮下淤斑、傷處腫脹、壓痛、功能障礙、組織損傷等?珊喜⒒撔曰蛱禺愋愿腥,若深部重要神經、血管、內臟損傷,則有相應癥和體征。
2.全身表現 應激性體溫升高、食欲不振、乏力、尿少等;重者可有創傷性休克、器官功能不全(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衰、應激性潰瘍),甚至多系統器官衰竭。
三、診斷
1.病史。
2.臨床表現。
3.輔助檢查 體腔穿刺、X線、超聲波、生化測定等。
四、急救
健全階梯式的救治系統,做到輕傷就地治療,中度傷收進一般醫院,重傷經急救后能及時送往大醫院或創傷中心進行?铺幚。救治工作應遵循:保存生命第一,恢復功能第二,顧全解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則,要求快搶、快救、快送。
1.快搶 指從現場,迅速將傷員搶救至安全處,避免繼續或再次受傷。
2.快救 根據傷情,全力搶救患者生命,確保呼吸、循環功能穩定。
心肺復蘇:心跳呼吸驟停者,立即施行口對口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
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情況緊急條件具備做氣管插管或環甲膜穿刺。
控制外出血:指壓法、加壓包扎法,靠近傷口近端上止血帶。
改善呼吸功能:妥善處理開放性氣胸、多處骨折、張力性氣胸、嚴重血氣胸等。
固定骨折:需將骨折部位可靠固定,避免骨端損傷其他組織。
包扎傷口。
防治休克:主要是止痛、有效止血和擴容。內出血穿抗休克褲。
3.快送 經急救處理,待傷情穩定、出血控制、呼吸好轉、骨折固定、傷口包扎后,專人迅速護送傷員到醫院。搬運時不得加劇損傷,疑有脊柱骨折,應3人平臺置放傷員于硬板床上,胸部損傷重者,宜取傷側向下的低斜坡臥位,以利健肺呼吸。若乘飛機等快速運輸工具,病人頭部須朝后(與飛行方向相反),避免腦缺血突然死亡。
五、治療原則及護理
1.全身療法 主要包括積極抗休克、保護器官功能、加強營養支持、預防繼發性感染和破傷風等。
2.局部療法
。1)閉合性損傷:骨折脫位,及時復位,并妥善固定,逐步進行功能鍛煉;顱內血腫、內臟破裂等,應緊急手術。
。2)開放性損傷:及早清創縫合;如傷口已明顯感染,則需通過換藥使其盡快愈合。

湘公網安備 430121020000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