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輸液中應注意的問題
(1)認真執行醫囑:護士應嚴格按照醫囑給藥,并核對病人姓名、所用藥物名稱、劑量、濃度、時間、用法。
(2)選擇合適血管:一般先從肢體遠端開始選血管,有計劃更換、交替使用。注意病人自身血管條件,找容易固定的血管。
(3)防止靜脈炎發生:當輸入刺激性藥物或靜脈穿刺造成靜脈損傷,都有可能發生靜脈炎。表現為該段靜脈疼痛、皮膚發紅,數日或數周后形成長條形疼痛。
(4)靜脈保護原則
1)保護血管:根據病人血管的不同條件選擇不同的穿刺手法,防止無準備盲目操作,以減輕病人痛苦和保護血管。
2)針頭固定:家庭輸液一定要找容易固定的血管。關節處的血管不易固定,必須使用時應先考慮固定方法再行穿刺。關節固定可使用經軟布或軟紙包裹后的小紙盒,放在關節下,穿刺完畢后用繃帶將關節與紙盒一起包扎,不可在穿刺局部包扎,以免妨礙對輸液的觀察。不可包扎過緊,以免影響輸液速度。
(5)滴速:家庭輸液按要求保持穩定滴速,對老年人、心肺疾病等病人尤其重要。要教給家屬或家中其他人員學會數滴數。當病人大小便、進食、飲水時,要盡量保持輸液針頭與滴管的距離和高度,活動度不可過大,必要時可使用夾板等進行保護性固定,以防針頭滑出血管而造成藥液外溢。
(6)觀察反應:教育病人、家屬或照顧者觀察病人有無發熱、體溫升高等輸液反應,或靜脈疼痛、皮膚發紅等靜脈炎形成的表現。若出現輸液反應,應立即電話通知醫生或護士,及時采取解決措施。
(7)拔針: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形成兩個穿刺點,即皮下、靜脈,它們之間有一定距離。應采用兩點連式(順式)壓迫止血拔針法,以減少淤血,保護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