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大皰性表皮松懈型藥疹;護理
大皰性表皮松懈型藥疹是由于藥物過敏而引起的一種嚴重變態反應型藥疹。該病為藥疹中最嚴重的一型,其臨床表現為發病急驟、皮膚有急性彌漫性潮紅、腫脹導致皮膚松懈、大皰、剝脫、炎癥、滲出、糜爛或淺表性潰瘍等,如治療護理不及時,易死于感染等并發癥,有效的護理是治療該病的關鍵。我科于2007年1月-2月收治此類病人1例,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康復出院,現將護理報告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女性,73歲,5d前受涼后出現打噴嚏、鼻塞、咽痛、流清涕,繼而出現晨起發熱伴有畏寒、寒顫、咳嗽自覺有痰不易咳出,全身肌肉酸痛,畏光流淚,眼分泌物多,口唇潰瘍,自服“維C銀翹片”,未予其他特殊處理,癥狀無明顯緩解。2d前漸出現有紅色斑丘疹,自覺有輕微癢感,自胸、背部開始漸至全身。來我院就診,擬“發熱查因:麻疹?”于1月6日收住我科。入院后經仔細查體及詳細詢問病史,患者半個月前體檢診斷有:①支氣管炎;②高血壓病2級(高危);③Ⅰ型糖尿病;④高脂血癥;⑤高尿酸血癥;⑥脂肪肝;⑦藥物性肝損害。“且開始服用”別嘌呤醇“等,并根據皮疹的范圍、性質等考慮是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經皮膚科會診后,診斷為:大皰性表皮松懈型藥疹。經有效治療和護理后,患者痊愈于2月8日出院。
2護理體會
2.1心理護理
患者年老,來自廣東農村,文化程度低,對疾病所知甚少,一開始“忌醫”,不愿接受治療;另一方面當確診后,對采取保護性隔離感到恐慌,有孤獨、被遺棄感。針對這些,護士一方面應耐心安慰患者,解釋治療護理的必要性和講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使他們對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另一方面,護士應主動關心、安慰患者,解釋減少探視、陪護給予隔離的原因,使其安心接受治療。
2.2一般護理
該病人護理上最重要的是皮膚和黏膜的護理即防止破損皮膚和黏膜的感染。
2.2.1給予特護,安排患者單人房間,予保護性隔離,減少探視。
2.2.2保持病室清潔干燥,每天空氣紫外線消毒2次,保持室溫在25~28℃左右,濕度為40%~50%,防止受涼。
2.2.3所有給予病人使用衣服、床單、被套、枕套等予高壓消毒。由于創面滲液,床單、被套、內衣等應質地柔軟。
2.2.4眼睛、口腔、外陰護理:生理鹽水清洗結膜,2h1次,并予泰利必妥滴眼,每天3次,紅霉素眼膏睡前涂眼;口腔予口泰液、朵貝爾液、5%碳酸氫鈉及制霉菌素生理鹽水液等交替漱口,每天3次;盡可能保持外陰干燥,用1/8000的PP粉坐浴及生理鹽水沖洗,以防止白色念珠菌感染,勤換內衣褲。
2.2.5皮疹融合成水泡后予無菌技術下抽吸,水泡破潰后,予凡士林紗布外敷換藥,并每日予神燈照射患處30min.
2.2.6勤翻身,以免一處過久受壓,勿用膠布黏貼皮膚以免表皮撕脫。
2.2.7唇周皰疹,說話會引起劇烈疼痛不適,護理中應盡量使患者少開口說話,以免增加病人的痛苦,另外可建議患者看電視或聽音樂來分散注意力,并要減少探視。
2.2.8飲食護理
急性期盡量給予少量無渣低溫流質飲食,以減少排便而保護肛周。
2.3健康宣教
患者基礎疾病多,在出院前,我們要使病人及家屬了解及掌握如下健康知識。
2.3.1預防感冒,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避免呼吸道感染。
2.3.2禁止使用一切可能過敏的藥物及食物,如海鮮、別嘌呤醇。
2.3.3定時監測血糖,堅持飲食治療,控制血糖處于平穩狀態,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脂血癥、脂肪肝,需低鹽低脂清淡易消化飲食,不吃海鮮及動物內臟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2.3.4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勞累、受寒及精神創傷,注意休息,適當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3.5教會病人或家屬定時測量血壓,并記錄,定期門診復查,若血壓控制不穩定或有心動過緩等癥狀應隨時就診。
2.3.6囑病人隨身攜帶糖尿病人卡片,注明姓名、地址、所患疾病,所用胰島素劑量,以供出現糖尿病昏迷時就地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