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綜合題
1.男性,40歲,寒戰高熱、右側胸痛1周入院治療。伴咳嗽、咳痰,為大量黃色膿痰、惡臭。查體:右肺可及濕羅音,血常規示WBC20 X 103/L,中性90%.X線胸片示右中肺大片濃密陰影,內有3cm X 4cm大小透亮區及液平。
。1)最可能的診斷是:急性肺膿腫
(2)最好的病原學診斷方法:纖支鏡防污染毛刷在氣管深部取材作涂片染色檢查和需氧、厭氧培養。
。3)應與哪些疾病鑒別:細菌性肺炎、空洞型結核繼發感染、支氣管囊腫斷發感染、支氣管肺癌伴感染
。4)治療方案:治療原則是抗菌和痰液引流。抗生素可選用青霉素或克林霉素或甲硝唑等?股厝缬行,宜持續8-12周,直至X線上空洞和炎癥消失,或僅有少量穩定的殘留纖維化。痰液引流可采用體位引流排痰、祛痰劑或霧化吸入及經纖維支氣管鏡冼及吸引。
2.女性,45歲。反復咳嗽、咳痰、咯血二十年,再發三天入院。查體:體溫37.6℃,兩肺可及粗大濕羅音。胸部X線片示兩肺紋理增多及增粗,可見多個卷發狀陰影。
。1)最可能的診斷是 :支氣管擴張
。2)需進一步檢查項目:胸部薄層CT、痰液細菌學檢查、PPD檢查。必要時纖支鏡及支氣管造影。
(3)應與哪些疾病鑒別: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先天性肺囊腫、肺膿腫、彌漫性泛細支氣管炎等
(4)治療方案:保持呼吸道引流通暢,可予以祛痰劑、體位引流及纖支鏡吸痰等。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抗感染及止血處理。
3.男性,22歲。因發熱、胸痛、盜汗、咯血及咯少量膿痰1周入院。體檢:體溫38.6℃,急性病容,氣促,右上肺呼吸音減低,可及少量濕羅音。胸片示右上肺大片毛玻璃樣致密陰影,密度不均勻,內有不規則蟲蝕樣小透光區。
(1)最可能的診斷是:右上肺干酪性肺炎
(2)需進一步檢查項目:痰液細菌學檢查、PPD檢查、痰結核菌檢查、血沉、肝功能等。
(3)應與哪些疾病鑒別:細菌性肺炎、肺膿腫、支氣管擴張等。
。4)治療方案:抗結核藥物全程治療及對癥處理。
3.男性,45歲。因高熱、寒戰、胸痛、痰血四天入院。一周前局部皮膚有外傷史。體檢:體溫39.5℃。血常規示WBC25 X 103/L,中性91%.胸片示右下肺可見片狀陰影,其中及周圍有多個的液氣囊腔。
。1)最可能的診斷是:右肺葡萄球菌肺炎
。2)需進一步檢查項目:痰液細菌學檢查、血培養。
。3)應與哪些疾病鑒別:其他細菌性肺炎、肺癌伴感染、肺膿腫等。
。4)治療方案:選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如青霉素G、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及萬古霉素。原發病灶早期清除引流。對癥支持處理。
5.男性,40歲。因干咳、進行性氣促三年入院。查體:呼吸30次/分,杵狀指,兩肺底可及濕性羅音。血常規示WBC7.5 X 103/L,中性70%.類風濕因子陽性,抗核抗體陽性。胸片示兩中下肺野肺紋理呈現網狀,有小結節狀陰影。肺功能呈現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
。1)最可能的診斷是:特發性肺纖維化
。2)需進一步檢查項目:高分辨薄層CT、血乳酸脫氫酶、支氣管-肺泡灌冼、TBLB或胸腔鏡肺活檢。
。3)應與哪些疾病鑒別:其他彌漫性肺間質性疾病、矽肺、細支管肺泡癌、結節病、急性粟粒性肺結核。
。4)治療方案:以糖皮質激素治療為主,治療無效者可改用或加用免疫抑制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