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理論知識
(一) 基本理論知識
在全面掌握全科/家庭醫學專業主治醫師所規定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在某一領域有所專長。
(二) 相關理論知識
1、掌握中醫學、臨床營養學的有關理論知識。
2、了解運動和健康的基本知識,能指導健康人的慢性病人進行科學的鍛煉。
(三) 學識水平
廣泛閱讀專業期刊;了解本專業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不斷吸取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并用于醫療實踐。
二、工作經歷與能力
(一)醫療保健
1、從事本專業工作的經歷:
擔任主治醫師工作期間,平均每年參加醫療保健工作不少于40周。
2、從事本專業工作的能力:
在全方位開展健康促進、疾病預防、診療、康復等方面有一定的經驗;熟練掌握主要慢性病的一、二、三級預防,以及急癥的鑒別診斷、緊急搶救與轉診;通過對病例的篩查,能及時準確地發現常見慢性病人,并對其進行長期管理;能正確識別、評價與干預心理行為疾患和家庭、社區健康問題。
具有一定的基層保健工作的組織管理能力;能制定社區不同人群的健康計劃,組織操作,并對其全過程進行評價。掌握有關法律法規、專業技術規范和規章制度;正確地進行服務質量與經費管理。
3、應承擔的技術工作及工作量:
每年至少對800例次病人提供防治與保健服務,有固定的個人和家庭保健對象;各種服務記錄書寫規范合格;全科/家庭醫療保健技術達到當地先進水平。
(二) 教學
具有指導下級醫師的能力;能主持病例討論;每年為住院醫師、進修醫師講授專題課至少2次;能勝任社區全科醫學教學基地的管理和協調;有帶過兩名住院醫師或協調指導1名研究生的經歷。
(三) 科研
對本學科涉及的臨床醫學、流行病學、行為醫學、管理科學及技術操作問題有較強的科研意識和能力。能承擔科研課題或擔任科研課題的主要合作或協作者,進行與本學科相關的臨床醫學、流行病學、管理科學或行為醫學及技術操作問題的研究。擔任主治醫師工作期間,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的論文,在專業期刊上發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學術會議的大會上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