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稱】:蘄蛇Long-nosed Pit Viper白花蛇Little Multibanded Krait
【別 名】:褰鼻蛇《開寶本草》、蘄蛇《本草綱目》;①五步蛇又名:褰鼻蛇(《開寶本草》)、蘄蛇(《綱目》)、百步蛇、盤蛇、棋盤蛇、五步跳、龍蛇、尖吻蝮。②銀環蛇 B,又名:銀報應、寸白蛇、多條金甲帶、白節蛇、手中蛇、斷肌甲。藥材金錢白花蛇(《飲片新參》)又名:小白花蛇、金錢蘄蛇、金錢蛇。諸蛇鼻向下,獨此鼻向上,背有花紋而色白,故名。
【來 源】:為蝮蛇科動物五步蛇或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幼蛇等除去內臟的全體。
【藥用部位】:①五步蛇:本動物的頭部(白花蛇頭)、眼睛(白花蛇目晴)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①五步蛇分布浙江、福建、臺灣、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等地。②銀環蛇 分布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①五步蛇:多于夏季捕捉,一般用長竹竿和鐵絲做成套索捕取。捕得后,剖腹除去內臟,盤成圓形,用竹片撐開后焙干,或不用竹片撐開,直接焙干。商品統稱為“大白花蛇”。撐開焙干者又稱為“蘄蛇鲞”;直接焙干者稱為“蘄蛇棍”。②銀環蛇 于夏季捕捉幼蛇,剖腹除去內臟,盤成圓形,用竹簽撐開后焙干。商品稱為“金錢白花蛇”。
【炮制辦法】:大白花蛇:砍去頭尾,溫水潤軟,切成方塊,曬干;或用黃酒潤透后除去皮骨,曬干。(每白花蛇10O斤,用黃酒50斤)金錢白花蛇:刷去灰屑,除去頭尾即可;或用適量黃酒潤透后曬干。①《本草圖經》:“白花蛇,有大毒,頭尾各一尺尤甚,不可用,只用中斷干者。以酒浸去皮骨炙過收之,不復蛀壞。”②《綱目》:“按《圣濟總錄》云,凡用花蛇,春、秋酒浸三宿,夏一宿,冬五宿,取出炭火焙干。如此三次,以砂瓶盛,埋地中一宿,出火氣,去皮骨,取肉用。”
【功效作用】:祛風濕,透筋骨,定驚搐。
【主 治】:治風濕癱瘓,骨節疼痛,麻風,疥癩,小兒驚風抽搐,破傷風,楊梅瘡,瘰疬惡瘡。 ①《雷公炮炙論》:“治風。”②《藥性論》:“主治肺風鼻塞,身生白癜風、疬瘍、斑點及浮風癮疹。 ”③《開寶本草》:“主中風濕痹不仁,筋脈拘急,口面?斜,半身不遂,骨節疼痛,大風疥癩及暴風瘙癢,腳弱不能久立。”④《綱目》:“通治諸風,破傷風,小兒風熱,急慢驚風,搐溺,瘰疬漏疾,楊梅瘡,痘瘡倒陷。”⑤《本草匯》:“治癩麻風,白癜風,?眉脫落、鼻柱塌壞者;鶴膝風,雞距風,筋爪拘攣,肌肉消蝕者。”⑥《玉楸藥解》:“通關透節,泄濕驅風。”
【性味歸經】:甘咸,溫,有毒。①《開寶本草》:“味甘咸,溫,有毒。”②《本草圖經》:“有大毒。”
入肝、肺/脾經。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肝二經。”②《本草再新》:“入脾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8-1.5錢;浸酒、熬膏或入丸、散。
【用藥忌宜】:陰虛內熱者忌用。①《本草經疏》:“中風口面歪斜、半身不遂,定緣陰虛血少內熱而發,與得之風濕者殊科,非所宜也。”②《本草從新》:“唯真有風者宜之,若類中風屬虛者大忌。”③《得配本草》:“虛弱者禁用。”④《本草求真》:“忌鐵。”
【藥物配伍】:配烏梢蛇,搜風通絡;配麻黃,通絡止痛;配蜈蚣,祛風解毒;配天麻,平肝息風、通絡定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