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臨床醫學檢驗技術中級考試大綱-微生物學和微生物學檢驗部分(105)
科目:1-基本知識;2-相關專業知識;3-專業知識;4-專業實踐能力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科目 |
一、緒論 |
1.微生物、微生 |
(1)微生物的概念及特點 |
熟悉 |
1,2 |
|
物學與醫學微生物學 |
(2)微生物的分類及在生物分類中的地位 |
熟悉 |
1,2 |
|
|
(3)微生物的作用 |
熟練 |
1,2 |
|
|
(4)微生物學、醫學微生物學、臨床微生物學概念 |
掌握 |
1,2 |
|
2.醫學微生物學發展簡史 |
概述 |
了解 |
2 |
|
3.微生物及微生物學檢驗在醫學 |
(1)微生物及微生物學檢驗的研究內容 |
|
3 |
|
中的作用 |
(2)微生物及微生物學檢驗的任務 |
|
2,3 |
|
|
(3)臨床微生物學的性質和任務 |
掌握 |
2,3 |
|
|
(4)臨床微生物學的思路與原則 |
|
3 |
二、細菌 |
1.細菌的大小和 |
(1)細菌的大小 |
熟悉 |
1,3 |
的形態與結構 |
形態 |
(2)細菌的形態與排列方式及代表細菌 |
掌握 |
1,3 |
|
|
(3)影響細菌形態的因素 |
熟悉 |
2 |
|
2.細菌的基本結 |
(1)細菌壁 |
|
1,3 |
|
構 |
(2)細胞膜 |
掌握 |
1,3 |
|
|
(3)細胞質 |
|
1,3 |
|
3.細菌的特殊結 |
(1)莢膜 |
|
2,3 |
|
構 |
(2)鞭毛 |
|
2,3 |
|
|
(3)菌毛 |
掌握 |
1,2 |
|
|
(4)芽孢 |
|
1,3 |
|
4.細菌 L型 |
(1)概述 |
熟悉 |
2 |
|
|
(2)分型 |
了解 |
2 |
三、細菌 |
1.細菌的化學組 |
(1)細菌的化學組成 |
了解 |
1,2 |
的生理 |
成和物理性狀 |
(2)細菌的物理性狀 |
掌握 |
2,3 |
2.細菌的營養和 |
(1)細菌的營養類型、物質 |
掌握 |
1,3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求 |
科目 |
|
生長繁殖 |
及機制 |
|
|
|
|
(2)細菌的生長繁殖的條件 |
掌握 |
2,4 |
|
|
(3)細菌個體的生長繁殖 |
掌握 |
2,3 |
|
|
(4)細菌群體的生長繁殖 |
熟悉 |
2,4 |
|
|
(5)細菌數的測定 |
熟練掌握 |
2,4 |
|
|
(6)細菌的生長曲線 |
熟悉 |
2,4 |
|
3.細菌的新陳代 |
(1)細菌的酶類 |
掌握 |
2,3 |
|
謝 |
(2)細菌代謝的能量來源 |
熟悉 |
1,2 |
|
4.細菌的分解代 |
(1)糖類的分解 |
熟練掌握 |
3,4 |
|
謝 |
(2)蛋白質的分解 |
掌握 |
2,3 |
|
|
(3)其他物質的分解 |
熟悉 |
2,3 |
|
|
(4)細菌的合成代謝及其產物的意義 |
掌握 |
2,4 |
四、細菌 |
1.細菌在自然界 |
(1)土壤中的分布 |
了解 |
2,3 |
的分布 |
的分布 |
(2)水中的分布 |
了解 |
2 |
|
|
(3)空氣中的分布 |
了解 |
2,3 |
|
2.細菌在人體的 |
(1)正常菌群 |
熟悉 |
1,3 |
|
分布 |
(2)條件致病菌 |
掌握 |
2,4 |
|
|
(3)菌群失調的概念、誘因、常見菌類及檢查原則 |
掌握 |
3,4 |
五、外界因素對細 |
1.基本概念 |
(1)消毒、滅菌、防腐、無菌、無菌操作 |
掌握 |
1,3 |
菌的影響 |
2.物理因素對細 |
(1)高溫(濕熱、干熱) |
|
3,4 |
|
菌的影響 |
(2)日光和紫外線 |
掌握 |
2,3 |
|
|
(3)電離輻射 |
|
2 |
|
|
(4)超聲波 |
|
2 |
|
|
(5)濾過除菌 |
了解 |
2,4 |
|
|
(6)干燥 |
|
2,4 |
|
3.化學因素對細 |
(1)常用消毒劑的殺菌機制 |
掌握 |
1,3 |
|
菌的影響 |
(2)常用消毒劑的種類 |
掌握 |
2,3 |
|
4.影響消毒滅菌 |
(1)影響因素 |
熟悉 |
2,3 |
|
效果的因素及監測 |
(2)效果監測 |
熟練掌握 |
3,4 |
|
5.生物因素對細菌的影響 |
(1)種類 |
了解 |
2 |
六、細菌的遺傳與 |
1.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 |
(1)微生物遺傳物質組成結構特點 |
熟悉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