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治療藥物監測 |
1.治療藥物代謝與監測 |
(1)藥物在體內運轉的基本過程 |
掌握 |
1,2 |
(2)藥代動力學基本概念 |
了解 |
1,2 |
||
(3)影響血藥濃度主要因素與藥物效應 |
熟悉 |
1,2 |
||
(4)臨床上需要進行監測的藥物和臨床指征 |
熟練掌握 |
3,4 |
||
2.治療藥物監測方法 |
(1)標本采集時間與注意事項 |
掌握 |
3,4 |
|
(2)常用測定方法種類及原理 |
熟悉 |
3,4 |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 求 |
科目 |
九、心肌損傷的標志物 |
1.酶學檢查 |
(1)急性心肌梗死時心肌酶及標志蛋白的動態變化 |
熟練掌握 |
3,4 |
(2)肌酸激酶及同工酶和同工酶亞型、乳酸脫氫酶及同工酶檢查在心肌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意義及方法評價 |
2,3 |
|||
2.肌鈣蛋白、肌紅蛋白檢查及BNP/NTproBNP |
(1)肌鈣蛋白T和I的測定及其在心肌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
熟練掌握 |
3,4 |
|
(2)肌紅蛋白測定及其在心肌損傷診斷中的臨床意義 |
3,4 |
|||
(3)在診斷心肌梗塞和進行溶栓治療時,綜合考慮應選擇的試驗及其臨床意義 |
3,4 |
|||
(4)BNP/NTproBNP臨床應用 |
3,4 |
|||
十、肝膽疾病的實驗室檢查 |
1.肝膽生化 |
(1) 肝臟的代謝 |
熟練掌握 |
1,2 |
(2) 肝臟的生物轉化功能 |
1,2 |
|||
(3) 膽汁酸代謝紊亂與疾病 |
2,3 |
|||
(4) 膽紅素代謝與黃疸 |
2,3 |
|||
2.肝膽疾病的檢查 |
(1)酶學檢查(ALT、AST、ALP、GGT、 ChE)方法學評價、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
熟練掌握 |
3,4 |
|
(2)膽紅素代謝產物(血漿總膽紅素、結合與未結合膽紅素,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和膽汁酸測定的方法學評價及臨床意義 |
熟練掌握 |
3,4 |
||
(3)肝纖維化標志物(III、IV型膠原等)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 |
熟悉 |
3,4 |
||
(4)肝昏迷時的生化變化及血氨測定 |
掌握 |
3,4 |
||
3.肝細胞損傷時的其他有關檢查及臨床意義 |
(1)蛋白質代謝異常的檢查 |
了解 |
3,4 |
|
(2)糖代謝異常的檢查 |
了解 |
2 |
||
(3)脂代謝異常的檢查 |
了解 |
3,4 |
||
(4)各種急、慢性肝病時綜合考慮應選擇的試驗及其臨床意義 醫學 全在.線提供 |
熟練掌握 |
3,4 |
||
單 元 |
細 目 |
要 點 |
要 求 |
科目 |
十一、腎功能及早期腎損傷的檢查 |
1.腎臟的功能 |
(1)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
熟練掌握 |
1,2 |
(2)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
1,2 |
|||
(3)腎小管與集合管的排泄功能 |
1,2 |
|||
(4)腎功能的調節 |
3,4 |
|||
2.腎小球功能檢查及其臨床意義 |
(1)內生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尿素和尿酸測定、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
熟練掌握 |
3,4 |
|
(2)各試驗的靈敏性、特異性、測定方法及評價 |
掌握 |
3,4 |
||
3.腎小管功能檢查及其臨床意義 |
(1)有關近端腎小管功能檢查的試驗 |
了解 |
3,4 |
|
(2)腎濃縮稀釋試驗 |
掌握 |
3,4 |
||
(3)尿滲量與血漿滲量 |
熟練掌握 |
3,4 |
||
(4)自由水清除率 |
掌握 |
3,4 |
||
(5)各試驗的參考值及臨床意義 |
熟練掌握 |
3,4 |
||
4.早期腎損傷檢查及其臨床意義 |
(1)尿微量白蛋白及轉鐵蛋白 |
熟練掌握 |
3,4 |
|
(2)尿中有關酶學檢查 |
熟練掌握 |
3,4 |
||
(3)尿低分子量蛋白 |
掌握 |
1,2 |
||
十二、胰腺疾病的檢查 |
1.胰腺的功能 |
(1)外分泌功能 |
熟練掌握 |
1,2 |
(2)外分泌功能在胰腺疾病時的變化 |
2,3 |
|||
2.胰腺疾病的檢查,方法學評價及其臨床意義 |
(1)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測定的方法 |
熟練掌握 |
3,4 |
|
(2)胰脂肪酶 、胰蛋白酶測定 |
掌握 |
3,4 |
||
(3)胰腺功能試驗 |
了解 |
3,4 |
||
(4)急性胰腺炎的實驗室診斷 |
熟練掌握 |
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