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1.多有膽道疾病和膽道手術史。
2.發熱寒戰,黃疸和上腹絞痛后出現嘔血、黑便,如在膽總管T管引流術后,則在右上腹絞痛后突然從T管涌出較多量的鮮血。
3.出血可自停,但常反復,呈周期性,一周左右一次。
4.貧血貌,黃疸,上腹肌緊張,壓痛,肝臟,膽囊腫大有觸痛等,腸鳴活躍。
5.失血性休克一系列征象。
診斷鑒別:
診斷依據
1.發熱、寒戰、黃疸,上腹絞痛后出現嘔血、黑便或T管引流出鮮血,出血呈周期性。
2.失血性休克一系列表現。
3.B超、CT等發現肝內有腫瘤,血腫液性暗區等。
4.纖維內窺鏡直示下見膽道出血。
5.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發現出血部位。
治療原則
1.防治休克。
2.止血。
3.輸血。
4.治療肝膽原發病。
5.介入治療。
6.手術治療。
用藥原則:
膽道出血治療關鍵是止血、輸血,治療肝膽道原發病和防治休克。止血可用Vitk120-40mg加止血芳酸0.4g或止血環酸0.4g靜滴,同時補充Vitc2g/,也可同時口服云南白藥0.5克,每日3次,必要時靜滴垂體后葉素20U,目前施他寧效果較好,但較昂貴,有T管者用安絡血20mg加生理鹽水10ml從T管緩慢注入或用3%雙氧水加等量0.5%普魯卡因沖洗T管或去甲腎上腺素8mg加生理鹽水100ml(經T管滴入或凝血酶8000-10000U)加生理鹽水T管注入或多法聯用效果更好。抗感染可選用A中抗生素聯用,補充水電解質,輸血、肝安、肝泰樂門冬酸鉀鎂注射液等加強支持治療護肝,如出現休克在以上治療同時選用多巴胺、阿拉明等抗休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