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呼吸的評估及護理
(一)呼吸的評估
1.呼吸的概念 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從外界吸取氧氣,并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這種機體和環境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呼吸。
2.正常呼吸的觀察及生理性變化
(1)正常呼吸的觀察:在安靜狀態下,正常成人的呼吸頻率為16~20次/分,正常呼吸表現為節律規則,均勻無聲,不費力。
(2)生理性變化:正常呼吸的頻率和深淺度可因年齡、性別、運動、情緒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一般年齡越小,呼吸頻率越快,老年人稍慢;同年齡的女性較男性呼吸頻率稍快;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呼吸增快;休息和睡眠時呼吸頻率減慢。另外,呼吸的頻率和深淺度還可受意識控制。
(二)異常呼吸
1.異常呼吸的觀察
(1)頻率異常
1)呼吸增快:在安靜狀態下,成人呼吸頻率超過24次/分,稱呼吸增快或氣促。常見于高熱、缺氧等病人。因血液中二氧化碳積聚,血氧不足,可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發熱時體溫每升高
2)呼吸緩慢:在安靜狀態下,成人呼吸頻率少于10次/分,稱呼吸緩慢。常見于呼吸中樞受抑制的疾病,如顱內壓增高、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等病人。
(2)節律異常
1)潮式呼吸:又稱陳-施呼吸,是一種周期性的呼吸異常。特點表現為開始呼吸淺慢,以后逐漸加深加快,達高潮后,又逐漸變淺變慢,然后呼吸暫停5~30秒后,再重復出現以上的呼吸,如此周而復始;其呼吸形態呈潮水漲落樣,故稱潮式呼吸。常見于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如腦炎、顱內壓增高、酸中毒、巴比妥類藥物中毒等病人。
發生機制:當呼吸中樞興奮性減弱和高度缺氧時,呼吸減弱至暫停,血中二氧化碳增高到一定程度時,通過頸動脈體和主動脈弓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恢復。隨著呼吸的由弱到強,二氧化碳不斷排出,使其分壓降低,呼吸中樞又失去有效的刺激,呼吸再次減弱至暫停,從而形成了周期性呼吸。
2)間斷呼吸:又稱畢奧呼吸。表現為呼吸和呼吸暫停現象交替出現。特點為有規律地呼吸幾次后,突然暫停呼吸,間隔時間長短不同,隨后又開始呼吸;如此反復交替出現。
發生機制:同潮式呼吸,是呼吸中樞興奮性顯著降低的表現,但比潮式呼吸更為嚴重,預后不良,多在呼吸停止前出現。常見于顱內病變、呼吸中樞衰竭等病人。
(3)深淺度異常
1)深度呼吸:又稱庫斯莫呼吸,是一種深而規則的大呼吸。見于尿毒癥、糖尿病等引起的代謝性酸中毒病人。
2)浮淺性呼吸:是一種淺表而不規則的呼吸,有時呈嘆息樣。見于瀕死病人。
(4)音響異常
1)蟬鳴樣呼吸:吸氣時有一種高音調的音響,聲音似蟬鳴,稱為蟬鳴樣呼吸。發生機制:多由于聲帶附近阻塞,使空氣進入發生困難所致。常見于喉頭水腫、痙攣或喉頭有異物等病人。
2)鼾聲呼吸:是指呼氣時發出粗糙鼾聲的呼吸。發生機制:由于氣管或支氣管有較多的分泌物蓄積。多見于深昏迷病人。
(5)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病人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上出現用力呼吸、張口聳肩、鼻翼扇動、發紺,輔助呼吸肌也參與呼吸運動,在呼吸頻率、節律、深淺度上出現異常改變。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
1)吸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費力,吸氣時間顯著長于呼氣時間,輔助呼吸肌收縮增強,出現明顯三凹征(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或腹上角凹陷)。原因:由于上呼吸道部分梗阻,氣流進入肺部不暢,呼吸肌收縮,肺內負壓極度增高所致。見于喉頭水腫、喉頭有異物的病人。
2)呼氣性呼吸困難:病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顯著長于吸氣時間。原因:由于下呼吸道部分梗阻,氣體呼出肺部不暢所致。多見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等病人。
3)混合性呼吸困難:病人吸氣和呼氣均感費力,呼吸的頻率加快而表淺。多見于肺部感染的病人。
2.異常呼吸的護理
(1)觀察:密切觀察呼吸及相關癥狀、體征的變化。
(2)臥床休息:采取舒適體位臥床休息,減少耗氧量,并調節室內溫度、濕度,保持空氣清新。
(3)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時給予吸痰。
(4)吸氧:酌情給予氧氣吸入,必要時可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5)根據醫囑給藥,注意觀察療效及不良反應。
(6)心理護理:根據病人反應,有針對性地作好病人的心理護理,消除恐懼與不安,使病人情緒穩定,有安全感,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三)測量呼吸的方法
1.測量方法
(1)護士在測量脈搏后,手仍按在病人手腕處保持診脈姿勢,以免病人緊張而影響測量結果。
(2)觀察病人胸部或腹部起伏次數,一起一伏為一次,一般病人觀察30秒,將測得數值乘以2,呼吸異常病人觀察1分鐘。
(3)危重或呼吸微弱病人,如不易觀察,可用少許棉花置于病人鼻孔前,觀察棉花被吹動的次數,計數1分鐘。
(4)記錄呼吸數值。
2.注意事項
(1)測量呼吸應在安靜狀態下,如病人情緒激動或有劇烈運動,應休息30分鐘再測量。
(2)在測量呼吸頻率時,應同時注意觀察呼吸的節律、深淺度、音響及氣味等變化。
(3)因為呼吸可受意識控制,所以測量呼吸時應注意不要讓病人察覺。
四、血壓的評估及護理
(一)血壓的評估
1.血壓的概念
(1)血壓:是指在血管內流動的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力。一般臨床上所謂的血壓是指動脈血壓。
(2)收縮壓:當心室收縮時,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
(3)舒張壓:當心室舒張時,動脈管壁彈性回縮,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降至最低,稱為舒張壓。
(4)脈壓:收縮壓與舒張壓之差稱為脈壓。
2.正常血壓的觀察及生理性變化
(1)血壓正常值:血壓一般以肱動脈血壓為標準。在安靜狀態下,正常成人收縮壓為90~139mmHg(12~18.5kpa),舒張壓為60~89mmHg(8~11.8kpa),脈壓為30~40mmHg(4~5.3kpa)。
(2)生理性變化
1)年齡:動脈血壓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新生兒血壓最低,兒童血壓比成人低。
2)性別:同齡女性血壓比男性偏低,但更年期后,女性血壓逐漸增高,與男性差別較小。
3)晝夜和睡眠:一天中,清晨血壓一般最低,傍晚血壓最高,夜間睡眠血壓降低,如過度勞累或睡眠不佳,血壓稍有升高。
4)環境:在寒冷刺激下,血壓可略升高;在高溫環境中,血壓可略下降。
5)部位:因左右肱動脈解剖位置的關系,一般右上肢血壓高于左上肢。因股動脈的管徑較肱動脈粗,血流量多,故下肢血壓比上肢高。
6)其他:緊張、恐懼、害怕、興奮及疼痛等精神狀態的改變,均可致血壓升高。此外,吸煙、飲酒、鹽攝入過多及藥物等也會影響血壓值。
(二)異常血壓
1.異常血壓的觀察
(1)高血壓:成人收縮壓≥140mmHg(18.7kpa)和(或)舒張壓≥90mmHg(12kpa),稱為高血壓。
(2)低血壓:成人血壓低于90/60~50mmHg(12/8~6.65kpa)稱為低血壓。常見于大量失血、休克、急性心力衰竭病人。
(3)脈壓的變化:脈壓增大:見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等病人;脈壓減小:見于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主動脈瓣狹窄等病人。
2.異常血壓的護理
(1)發現血壓異常時,應保持鎮靜,與病人基礎血壓對照后,給予解釋、安慰。
(2)密切觀察血壓及其他病情變化,做好記錄。
(3)病人血壓過高,應臥床休息;血壓過低,應迅速取平臥位,及時報告醫生,作相應的處理。
(三)測量血壓的方法
1.血壓計的種類 包括:水銀血壓計(分臺式、立式兩種)、彈簧表式血壓計、電子血壓計等。
2.測量方法 測量部位:常用部位有上肢肱動脈、下肢股動脈。以下以水銀血壓計測量上肢肱動脈為例。
(1)測量前:①囑病人休息20~30分鐘,以消除勞累或緩解緊張情緒,防止影響血壓值;
②檢查血壓計,符合要求:袖帶寬窄合適,玻璃管無裂隙,管道連接正確,水銀充足,橡膠管和輸氣球不漏氣。
(2)備齊用物攜至床旁,核對病人,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3)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露出上臂,將衣袖卷至肩部,伸直肘部,手掌向上。
(4)放平血壓計,打開盒蓋呈90°垂直位置,打開水銀槽開關,血壓計水銀柱確定在0的位置。
(5)將袖帶平整無折地纏于上臂,袖帶下緣距肘窩2~3cm,松緊以能放入一指為宜。
(6)戴好聽診器,在袖帶下緣將聽診器胸件緊貼肱動脈搏動最強點(勿塞在袖帶內),護士一手固定胸件,另一手關閉氣門,握住輸氣球向袖帶內打氣至肱動脈搏動音消失,使水銀柱再上升20~30mmHg(2.67~4.00kpa)。
(7)松開氣門,使水銀柱緩慢下降,速度為4mmHg/s(0.533kPa/s),并注視水銀柱所指的刻度,當從聽診器中聽到第一聲搏動音時水銀柱上所指刻度,即為收縮壓;隨后搏動聲逐漸增強,當搏動音突然變弱或消失時水銀柱所指刻度為舒張壓。
(8)整理血壓計:測量完畢,驅除袖帶內余氣,整理袖帶放回盒內適當位置,將血壓計向右傾斜45°角時關閉水銀槽開關,以防止水銀倒流,關閉血壓計盒蓋。
(9)安置病人,整理床單位。
(10)記錄:記錄方法為:收縮壓/舒張壓。讀血壓數值時,應先讀收縮壓,后讀舒張壓。變音和消失音之間有差異時,兩個讀數都應記錄。
3.注意事項
(1)測量前應檢查血壓計,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水銀不足,可使血壓值偏低。
(2)需要密切觀察血壓的病人,應做到“四定”,即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計,以確保所測血壓的準確性及可比性。
(3)測血壓時,血壓計“0”點應與心臟、肱動脈在同一水平位上。坐位時肱動脈平第四肋軟骨,仰臥位時肱動脈平腋中線水平。
(4)排除袖帶因素干擾:①根據所測部位選擇合適的袖帶,袖帶過寬時測得的血壓值偏低,袖帶過窄時測得的血壓值偏高;②所纏袖帶應松緊合適,過緊使血管在袖帶未充氣前已受壓,測得的血壓值偏低;過松則使袖袋呈氣球狀,導致有效測量面積變窄,測得的血壓值偏高。
(5)打氣不可過猛、過高,以免水銀溢出,影響測量結果及病人舒適度。水銀柱出現氣泡,應及時調節、檢修。
(6)當發現血壓異常或聽不清時,應重測血壓。注意應先將袖帶內的氣體驅盡,使水銀柱降至“0”點,稍待片刻,再進行測量。
(7)為偏癱病人測血壓,應選擇健側。因患側血液循環障礙,不能真實地反映血壓的動態變化。
查看全套講課:2012年護士資格證考試重點沖刺輔導培訓課程講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