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要點精編(人民衛生出版社)
作 者: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編寫專家委員會 編寫
出 版 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1-1
版 次:1頁 數:454
字 數:742000
印刷時間:2011-1-1
開 本:16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117139540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根據《護士條例》(2008年,國務院第517號令)、《護士執業注冊管理辦法》(2008年,衛生部第59號令)和《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辦法》(2010年,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第74號令)精神,護士崗位實行準入制度,護士必須通過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才能申請執業注冊。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實行統一考試大綱、統一命題、統一合格標準的國家統一考試制度。考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以加強對考生實踐能力的考核為目標要求。自2011年起,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由原來的四個科目改變為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兩個科目,一次考試通過兩個科目為考試成績合格。
為貫徹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相關文件精神,幫助廣大考生更好的了解新護考,做好考前復習工作,特組織國內知名專家成立了編寫專家委員會,嚴格按照最新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具體要求,結合最新考試大綱的精神,編寫了《2011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指導》。該書打破原有的內、外、婦、兒、基礎護理學的分類方法,將疾病按系統分類,按照疾病在臨床工作中出現的頻率,列出了護士在執業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常見疾病。根據在特定的疾病背景下,護士為完成特定的護理任務所需要的特定護理知識,以及完成護理工作應該具備的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與護理工作有關的社會醫學、人文知識等進行編寫。是國內最權威、最具指導性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用書。
針對考生不同階段的復習要求,為更好的服務考生,編寫專家委員會在《2011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指導》的基礎上進行濃縮精編,提取其中的要點、難點、考點,編寫了《2011全國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指導要點精編》一書。
目錄
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
第一節 護理程序
第二節 醫院和住院環境
第三節 入院和出院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臥位和安全的護理
第五節 醫院內感染的預防和控制
第六節 病人的清潔護理
第七節 生命體征的評估
第八節 病人飲食的護理
第九節 冷熱療法
第十節 排泄護理
第十一節 藥物療法和過敏試驗法
第十二節 靜脈輸液和輸血法
第十三節 標本采集
第十四節 病情觀察和危重病人的搶救
第十五節 臨終病人的護理
第十六節 醫療和護理文件的書寫
第二章 循環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護理
第二節 心律失常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先天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高血壓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心臟瓣膜病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心肌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周圍血管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節 心搏驟停病人的護理
第三章 消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消化系統解剖生理
第二節 口炎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慢性胃炎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消化性潰瘍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小兒腹瀉的護理
第七節 腸梗阻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急性闌尾炎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腹外疝病人的護理
第十節 痔病人的護理
第十一節 肛瘺病人的護理
第十二節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病人的護理
第十三節 肝硬化病人的護理
第十四節 細菌性肝膿腫病人的護理
第十五節 肝性腦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六節 膽道感染病人的護理
第十七節 膽道蛔蟲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八節 膽石癥病人的護理
第十九節 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護理
第二十節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護理
第二十一節 慢性便秘病人的護理
第二十二節 急腹癥病人的護理
第四章 呼吸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呼吸系統的解剖生理
第二節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急性支氣管炎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肺炎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支氣管擴張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支氣管哮喘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血氣胸病人的護理
第十節 呼吸衰竭病人的護理
第十一節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病人的護理
第五章 傳染病病人的護理
第一節 麻疹病人的護理
第二節 水痘病人的護理
第三節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的護理
第四節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護理
第五節 艾滋病病人的護理
第六節 流行性乙型腦炎病人的護理
第七節 猩紅熱病人的護理
第八節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病人的護理
第九節 結核病病人的護理
第六章 妊娠、分娩和產褥期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七章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八章 精神障礙病人的護理
第九章 損傷、中毒病人的護理
第十章 肌肉骨骼系統和結締組織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一章 腫瘤病人的護理
第十二章 血液、造血器官和免疫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三章 內分泌、營養和代謝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四章 神經系統疾病病人的護理
第十五章 生命發展保健
第十六章 法規與護理管理
第十七章 護理倫理
第十八章 人際溝通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基礎護理知識和技能
第一節 護理程序
一、護理程序的概念
護理程序是以促進和恢復病人的健康為目標所進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的護理活動,是一個綜合的、動態的、具有決策和反饋功能的過程,對護理對象進行主動、全面的整體護理,使其達到最佳健康狀態。護理程序是一種科學的確認問題、解決問題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
護理程序的理論基礎來源于與護理有關的各學科理論,如系統論、層次需要論、信息論和解決問題論等。系統論組成了護理程序的框架;層次需要論為估計病人健康狀況、預見病人的需要提供了理論依據;信息論賦予護士與病人交流能力和技巧的知識,從而確保護理程序的最佳運行;解決問題論為確認病人健康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及評價效果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各種理論相互關聯,互相支持。
二、護理程序的步驟
護理程序分為五個步驟,即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計劃、實施、評價。
(一)護理評估
評估是護理程序的開始。評估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護理診斷的確定、護理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影響護理目標的實現。在護理程序實施的過程中,還應對病人進行隨時評估,評估貫穿于整個護理過程之中。
1.收集資料的目的
(1)為正確確立護理診斷提供依據。
(2)為制訂合理護理計劃提供依據。
(3)為評價護理效果提供依據。
(4)積累資料,供護理科研參考。
2.資料的類型根據收集資料的方法不同,將所收集的資料分為:
(1)主觀資料:即病人的主訴,包括病人所感覺的、所經歷的以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的描述。是通過與病人及有關人員交談獲得的資料,也包括親屬的代訴,如頭暈、麻木、乏力、瘙癢、惡心、疼痛等。
(2)客觀資料:是護士經觀察、體檢、借助其他儀器檢查或實驗室檢查等所獲得的病人的健康資料,如黃疸、發紺、呼吸困難、頸項強直、心臟雜音、體溫39.0℃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