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婦產科章節練習解析題:第九章
1.分娩中協助胎先露在盆腔中內旋轉的肌肉是
A.子宮平滑肌
B.會陰淺橫肌
C.會陰深橫肌
D.肛門括約肌
E.盆底肛提肌
答案:E
考點:肛提肌功能
解析:盆底肛提肌收縮力有協助胎先露部在骨盆腔進行內旋轉的作用。當胎頭枕部位于恥骨弓下時,能協助胎頭仰伸及娩出。胎兒娩出后,當胎盤降至陰道時,肛提肌收縮有助于胎盤娩出。而子宮平滑肌是臨產后的主要產力,會陰淺橫肌、會陰深橫肌、肛門括約肌與胎先露在盆腔中內旋轉無關。故選E。
2.關于枕先露的分娩機轉, 正確的是
A.胎頭進人骨盆入口時以枕下前囟徑銜接
B.胎頭降至骨盆底時開始俯屈
C.當胎頭在中骨盆開始內旋轉
D.宮縮和腹壓促使胎頭仰伸
E.分娩過程中胎頭呈持續性下降
答案:B
考點:分娩機制
解析:分娩機制包括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胎肩及胎兒娩出。胎頭進人骨盆人口時以枕額徑銜接,胎頭降至骨盆底時開始俯屈,然后開始內旋轉,宮縮和腹壓與肛提肌共同作用促使仰伸,分娩過程中胎頭呈間歇性下降,宮縮時胎頭下降,間歇時胎頭又稍退回。故選B。
試題來源:[2017婦產科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免費下載]
查看其他試題,請掃描二維碼,立即獲得本題庫手機版
詳情咨詢
3.初產婦,宮口開全1.5小時,胎頭已達盆底,持續性橫左枕位。處理應是
A.催產素靜脈滴注
B.等其自然回轉
C.人工協助順時針轉90°
D.人工協助逆時針轉90°
E.行會陰后一斜切開術
答案:D
考點:胎位異常
解析:在分娩過程中,胎頭以枕后位或枕橫位銜接,在下降過程中,胎頭枕部因強有力宮縮絕大多數能向前轉135°或90°,轉成枕前位而自然分娩。若胎頭枕骨持續不能轉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然位于母體骨盆的后方或側方,致使分娩發生困難者,稱為持續性枕后位或持續性枕橫位。持續性橫左枕位時,應人工協助逆時針轉90°,使其轉為枕前位娩出。故選D。
4.新生兒娩出后首先應
A.斷臍
B.擦洗新生兒面部
C.清理呼吸道
D.刺激新生兒足部
E.抓緊娩出胎盤及胎膜
答案:C
考點:新生兒娩出后處理順序
解析:新生兒娩出后首先要清理呼吸道,繼而處理臍帶,然后行阿普加評分,接著才擦洗新生兒面部,最后協助娩出胎盤,檢查胎盤、胎膜、軟產道。故選C。
5.初產婦枕先露時,開始保護會陰的時間是
A.宮口開全時
B.胎頭可見到時
C.胎頭著冠時
D.胎頭復位時 E露使陰唇后聯合緊張時
答案:E
考點:會陰保護時機
解析:初產婦枕先露時,當胎頭撥露使陰唇后聯合緊張時,應開始保護會陰;而宮口開全時、胎頭可見到時、胎頭著冠時、胎頭復位時均不是保護會陰的開始時間。故選E。
6.宮口開全后,開始保護會陰的時機應是
A.經陰道外口看到胎發時
B.始撥露時
C.撥露10分鐘時
D.胎頭撥露陰唇后聯合緊張時
E.頭開始著冠時
答案:D
考點:保護會陰時機
解析:初產婦枕先露時,當胎頭撥露使陰唇后聯合緊張時,應開始保護會陰;而宮口開全時、胎頭可見到時、胎頭著冠時、胎頭復位時均不是保護會陰的開始時間。故選D。
7.胎頭于臨產后遲遲不入盆,骨盆測量徑線最有價值的是
A.髂棘間徑
B.髂嵴間徑
C.骶恥外徑
D.坐骨棘問徑
E.對角徑
答案:C
考點:骨盆人口平面狹窄
解析:胎頭于臨產后遲遲不入盆,可能由于骨盆人口平面狹窄造成,骶恥外徑是第5腰椎棘突下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8-20Cm,此徑線可間接推測骨盆人口前后徑長度,可以評估骨盆人口平面狹窄程度。而對角徑為骨盆內測量,不易操作;坐骨棘間徑評估的是中骨盆平面。故選C。
8.枕左前位胎頭進入骨盆入口時銜接的徑線是
A.雙頂徑
B.雙顳徑
C.枕下前囟徑
D.枕額徑
E.枕頦徑
答案:D
考點:枕先露的分娩機制
解析:胎頭雙頂徑進入骨盆入口平面,胎頭顱骨的最低點接近或達到坐骨棘水平,稱為銜接。胎頭呈半俯屈狀態進入骨盆人口,以枕額徑銜接。故選D。
9.若進入第二產程后,胎頭+3,胎心90次/分。此時的處理應是
A.立即行剖宮產術
B.等待自然分娩C.行產鉗術助娩
D.靜脈滴注縮宮素
E.靜注地西泮
答案:C
考點:協調性子宮收縮乏力的處理
解析:第二產程:若頭盆相稱出現宮縮乏力,可靜脈滴注縮宮素加強產力;若出現胎兒窘迫征象應盡早結束分娩,胎頭雙頂徑已通過坐骨棘平面且無明顯顱骨重疊者,可行低位或出口產鉗術或胎頭吸引術助產分娩。本題進入第二產程后,胎頭+3,故選C。
10.關于分娩的概念正確的是
A.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分娩為足月產
B.妊娠43周之后分娩為過期產
C.妊娠28周至37周分娩為早產
D.妊娠28周及28周以內分娩為流產
E.臨產后胎兒死亡為死胎
答案:A
考點:分娩概念
解析:A足月產:妊娠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分娩。B過期產:妊娠滿42周及超過42周分娩,故排除;C早產:妊娠滿28周至不滿37周分娩,故排除;D流產:妊娠不滿28孕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者,故排除;E死胎:妊娠20周以后,胎兒在子宮內死亡,稱為死胎。故選A。
11.不屬于臨產后正常宮縮特點的是
A.節律性
B.規律性
C.對稱性
D.極性
E.縮復作用
答案:B
考點:臨產診斷
解析:臨產后的正常宮縮特點包括:節律性、對稱性、極性以及縮復作用。故選B。
12.臨產后的胎心監護。錯誤的是
A.聽胎心應在宮縮間歇期宮縮剛結束時 B潛伏期應每小時聽胎心一次
C.活躍期應每30分鐘聽胎心一次
D.第二產程應每15分鐘聽胎心一次
E.胎心每次應聽1分鐘
答案:D
考點:第一、第二產程的臨床經過
解析:胎心聽診于潛伏期在宮縮間歇時每隔1~2h聽胎心1次,進入活躍期后,宮縮頻時應每15~30min聽胎心1次,每次聽診1min。第二產程是每5~10min聽胎心1次,故選D。
13.屬于枕左前位分娩機制的項目,正確的是
A.下降動作呈持續性
B.進骨盆入口時,胎頭呈俯屈狀態
C.俯屈動作完成后,胎頭以枕額徑通過產道
D.胎頭顱骨最低點達骨盆最大平面時,出現內旋轉
E.內旋轉動作完成于第一產程末期
答案:E
考點:枕先露的分娩機制
解析:下降動作呈間歇性貫穿整個分娩過程之中。胎頭進人骨盆人口時,呈半俯屈狀態,以枕額徑人盆。俯屈動作完成后,胎頭由原來枕額徑變為枕下前囟徑。胎頭到達中骨盆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的動作稱內旋轉。故選E。
14.枕左前位胎頭內旋轉動作是使胎頭
A.矢狀縫與入口徑一致
B.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一致
C.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橫徑一致
D.前囟轉向恥骨弓下
E.后囟轉向骶骨前方
答案:B
考點:枕先露的分娩機制
解析:內旋轉:胎頭到達中骨盆為適應骨盆縱軸而旋轉,使其矢狀縫與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前后徑相一致。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