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老年精神病;跌倒;護理
【摘要】目的:探討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有效護理干預措施,以預防跌倒的發生率。方法對10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中發生過跌倒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針對跌倒原因制定相應護理干預措施。結果:住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發生率為14.7%(15例),其中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跌倒(20.0%),跌倒原因自身和環境因素(33.3%),其次為藥物不良反應(46.7%)。結論對老年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減少跌倒事件的發生。
精神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于種種原因,許多患者在醫院住院時間,少則數月,多則幾年,甚至數十年。很多長期住院患者由于與外界環境接觸少,長期生活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機體功能狀態明顯衰退,另外,長期服用精神科藥物,所致副作用,特別是老年病人機體各器官功能逐漸減退,感覺遲鈍,行動遲緩,反應慢,更加容易發生跌倒,導致嚴重的身體損傷和自信心受挫。因此,探索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及護男理干預措施,對避免糾紛,提高老年精神病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收住我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102例。入組標準:(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 3)老年精神病診斷標準。(2)年齡≥60a.共入組102例,其中15例發生過跌倒,發生率為14.7%.
1.2方法
對發生過跌倒的1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針對跌倒原因制定護理干預措施。
2結果
2.1跌倒患者資料
男性6例,女性9例;年齡:60a~76a,平均68a;疾病種類:阿爾茨海默3例(20.0%),精神分裂癥6例(40.0%),器質性精神障礙1例(6.7%),心境障礙?躁狂發作2例(13.3%),心境障礙?抑郁發作2例(13.3%),癲癇性精神病1例(6.7%);服用藥物:氯丙嗪、氯硝西泮、喹硫平、利培酮。
2.2跌倒后損傷情況
左股骨頸鑲嵌性骨折2例,右手橈骨骨折1例,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軟組織挫傷或皮下血腫。上述骨折病例男性骨折1例,女性骨折2例。除1.例愈合不良需要輪椅外,其余無明顯不良后果。
3跌倒危險因素分析
3.1病區環境因素
病室陳舊環境布局不合理,病室內無廁所,衛生間置于走廊的一角,走廊內扶手,地面較光滑,浴室內無扶手,在集中洗澡時工作人員配備不足,這些因素都極易引起跌倒的發生。
3.2生理因素
老年人由于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關節僵硬,腰背脊柱的勞損退變使脊柱對下肢的重新調整代償能力下降,老年過程導致的骨質疏松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險因素。女性患者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骨質疏松和代償性骨質增生,易引起跌倒。
3.3藥物因素
老年患者服用鎮靜劑、精神類藥品、降血壓藥,影響平衡功能,容易跌倒。如抗精神病藥氯丙嗪常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抗癲癇藥易發生共濟失調,擴血管降壓藥導致血管擴張,心排出量減少,腦供血及供氧不足,容易出現頭暈跌倒。老年人由于下肢髖、膝、踝的退行性關節炎,導致步態和肌肉關節
3.4疾病因素
精神癥狀不穩定,興奮、沖動、行為紊亂及木僵均易導致患者跌倒。
3.5其它因素
住院患者每日進餐、洗澡、洗腳等集體活動時間段,較易因擁擠而致跌倒現象增加。有些患者夜間上廁所,往往沒睡醒,時睜時閉著眼睛走路,容易跌倒;智力受損亦為跌倒的重要因素。
4護理干預措施
4.1評估危險因素
確立高危人群對高齡體虛能活動,以往有跌倒史,定向障礙,自主活動受限,視力下降,排尿排便頻繁,經常臥床及有暈厥可能的患者均應特別予以關注。在患者入院時即填寫跌倒高危評估表來確立高危人群,并在患者一覽表、床頭做醒目的警示標記,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避免意外受傷。
4.2創造安全的病室環境
降低跌倒的發生率病室的光線要充足,夜間病房開小夜燈。地面材料應防滑、平整、干燥,病床的高度以患者坐在床沿腳能夠到地為合適,病區做清潔工作時及時提醒患者注意行走安全,廁所、洗漱間、浴室需增設防滑墊,病房、走廊安裝橫向扶手,廁所、浴室安裝豎向抓桿,便于站立時借力。
4.3安全管理
4.3.1對護理人員進行防范跌倒的教育,樹立防跌倒意識,并通過真實事例敲響每個人的警鐘,增加主動護理意識,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范,提高判斷力和預先性,不定時巡視病房,及時觀察每個患者的動態變化。
4.3.2發現患者步態不穩、地面滑,應及時給予扶助病負責交班,特別是對高危病人,應給予特別關注,及時檢查病人衣著,如鞋子能否防滑,褲子是否過長,夜間使用護欄。
4.3.3做好就餐管理,組織病人有序就坐,由工作人員分配食物,禁止病人四處走動,防止病人擁擠搶食,防范出現跌倒、噎食。
4.3.4洗漱管理,病人洗澡時,為病人調節好水溫,協助擦洗,防止病人燙傷、跌倒,晨5晚洗漱時,安排專人守護,及時托干地面。
4.3.5就寢前提醒病人先排便,減少因夜間如廁未完全清醒時可能發生的跌倒,易尿床的病人由夜班護士定時叫醒,協助如廁。對于夜間行走不穩或軀體情況差的患者,可安置在靠近廁所的房間,必要時配備便椅或給予攙扶。
4.4用藥護理
服用氯丙嗪的患者應定期監測血壓,并囑咐患者改變體位時動作緩慢,對服用降壓、降血糖及鎮靜催眠類藥物時做好療效及副作用的觀察,對于遵醫囑使用有跌倒危險的藥物及意識模糊的患者,需要有人陪伴左右,并放置護欄,調低床的高度。
4.5健康教育
向高危人群講授跌倒不良后果及預防措施,并將圖文并茂的宣傳展板張貼在每個病區的醒目位置,指導病人行走時抓好扶手,穿合適的鞋子,變換體位要慢,生活起居要做到3個30s,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后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研究表明,預防跌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倒意識越強,則預防跌倒的行為越好,指導病員多參加戶外活動,如散步、做操、曬太陽,增強體質。
5小結
對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護理重在預防,不僅要遵循一般護理原則,而且更需要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加強生活護理,密切觀察早期用藥反應,正確評估老年人身體狀況,積極為其創造一個安靜、舒適、優雅、安全的療養環境,同時對高危人群進行重點防護及相關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減少住院期間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的發生率。